大棚芹菜栽培技術
技術推廣
作者:耿輝
[摘 要] 芹菜在我國栽培曆史悠久,芹菜,屬傘形科植物。旱芹香氣較濃,又名“香芹“。芹菜能促進食欲,還有降血壓等功能,深受人們群眾的喜愛。本文主要講述大棚芹菜栽培技術。
[關鍵詞] 大棚 芹菜 栽培技術
[中圖分類號] S636 [文獻標識碼] A [文章編號] 1003-1650 (2014)05-0169-01
芹菜在我國栽培曆史悠久,深受人民群眾的喜愛,芹菜除含有豐富的維生素及礦物鹽外,還含有揮發性的芹菜油,具香味,能促進食欲,且還有降血壓等功能。它產量高,價格好,可周年生產,農民種植芹菜可獲得較好的經濟效益。
大棚芹菜要選擇前期耐高溫,後期耐低溫、耐弱光,且生長較快的品種。
一、苗床準備
苗床應選擇地勢平緩無積水,比較肥沃的沙壤田,苗床做成長6-7米,寬1.2米,深10-15cm的高畦,每栽1畝芹菜需苗床麵積120㎡ ,苗床土整細整平並撒施殺蟲劑治地下害蟲。
二、浸種
把種子放入15-20℃的溫水中浸泡24小時,浸種後用手輕輕搓洗幹淨,拌上2-3倍清潔過篩細沙,裝入布袋或瓦盆中,放在15-20℃的陰涼環境中催芽,催芽期間每天用清水淘洗一次,3天後種子露白即可播種。
三、播種
先將苗床澆透水,水滲下後再撒一層伴有防病防蟲的細沙土,再把催好芽的種子摻適量細紗土均勻撒播在苗床,隨後蓋上一層0.5cm厚伴有殺菌殺蟲劑的細沙,然後用舊薄膜在苗床上搭起四周露腳的涼棚,上蓋草簾或遮陽網,避免雨打和陽光直射。
四、苗期管理
播種後經常保持床土濕潤,齊苗後,隨著氣溫變化靈活掌握小拱棚及覆蓋物,及時進行間苗1-2次,拔除弱苗、病苗、過密苗及雜草,苗距保持2cm為宜,當苗高達8-10 cm,5-6片葉時便可定植。苗期每10天左右噴一次殺蟲、殺菌劑防治苗期病蟲害。
五、整地施肥
結合整地每畝施腐熟有機肥5000-8000公斤深翻細耙,做成1米寬的硬埂低畦,畦埂寬20cm。
六、定植方法
將苗子大小分類移栽便於管理,栽植密度行距15-20cm株距15cm,每畝栽苗3.5-4萬株,深度以秧苗在苗床的入土深度為標準,將根全部舒展載入土中。
七、肥水管理
緩苗前保持充足水分利於緩苗,緩苗後追一次肥水,然後中耕蹲苗,約10-15天後進行肥水管理,每畝追施人糞尿800-1000公斤,促進芹菜快速生長,每隔15天左右追肥一次,水分以保持土壤濕潤為準。
八、病蟲害防治
1.斑枯病
芹菜斑枯病主要危害葉片,也能危害葉柄和莖。一般老葉先發病,後向新葉發展。我國主要有大斑型和小斑型2種。大斑型初發病時,葉片產生淡褐色油漬狀小斑點,後逐漸擴散,中央開始壞死,後期可擴展到3~10MM,多散生,邊緣明顯,外緣深褐色,中央褐色,散生黑色小斑點。小斑型,大小0.5~2MM,常多個病斑融合,邊緣明顯,中央呈黃白色或灰白色,邊緣聚生許多黑色小粒點,病斑外常有一黃色暈圈。葉柄或莖受害時,產生油漬狀長圓形暗褐色稍凹陷病斑,中央密生黑色小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