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玉米病蟲害及其綜合防治技術初探(1 / 2)

玉米病蟲害及其綜合防治技術初探

技術推廣

作者:範景軍

[摘 要] 玉米種植在我國有著悠久的曆史,是我國糧食生產的重要組成部分,在我國國民經濟中占有很大的比例。隨著我國現代化農業不斷建設發展,玉米的種植麵積不斷擴大,但是,在種植過程中很多突出的問題逐漸顯現出來,尤其是玉米病蟲害的防治一直困擾著研究人員。玉米在生長過程中如果發生病害後不及時采取措施將其解決,會給農民造成嚴重的經濟損失。同時玉米病蟲害已經成為嚴重影響我國玉米產量的重要問題之一,因此,加強對玉米種植過程中的病蟲害防治技術具有重大的現實意義。本文主要基於玉米病蟲害防治的基礎上,重點對玉米的幾種典型的病蟲害進行了分析和研究,並提出了相應的綜合防治措施,希望本次研究對更好的預防玉米病蟲害,提高產量有一定的助益。

[關鍵詞] 玉米病蟲害 綜合防治措施 防治技術

[中圖分類號] S435.132 [文獻標識碼] A [文章編號] 1003-1650 (2014)05-0160-01

玉米在種植過程中,玉米病蟲害一直是影響我國玉米產量的重要因素。同時,在病蟲害防治過程中,由於農藥使用不當以及環境的惡化,導致了病蟲害發生了相應的變異和進化,使得目前玉米病蟲害防治工作麵臨著嚴重的挑戰和壓力。在這情況之下,需要廣大的農業研究學者加大對病蟲的研究力度,研究出一係列的防治措施和科學合理的預防手段,在最大程度上環境玉米病蟲害對農民群眾的影響,同時也增加我國玉米的產量。

一、綜合防治對策

首先,應該提高玉米種子對病蟲害的抵抗能力;其次,及時的對田間的病蟲害發生狀況進行分析和勘察,對玉米病蟲害有一個明確的了解,並結合天氣情況,玉米的生長情況進行科學、合理的預測;再次,采取合理高效的防止措施對其進行繁殖;第四,在玉米種植技術層麵上提高種植的綜合性,從而提高玉米在生長過程中非病蟲害的抵抗能力;第五,通過定期的除草、翻耕來降低土壤中病原體的數量,降低發病的可能性,尤其是要保護病蟲的田地,利用病蟲害的天敵降低病蟲的數量;最後,科學的使用各種農藥,尤其要注意的是在使用農藥進行防治過程中,應該使用那些高效、低毒的農藥,並對其進行定時的檢測。

二、玉米粘蟲的防止

粘蟲是危害玉米產量的主要害蟲之一,其屬於鱗翅目,夜蛾科,一年會孵化三代幼蟲,其中第二代、第三代的幼蟲對玉米的危害性最大, 嚴重時可能會造成玉米大量減產。粘蟲喜好潮濕的環境,一般在夜間出沒,黃昏時進行覓食和交配。在玉米生長過程中,隻要氣候環境適宜,該種害蟲可以連續繁殖和發育,成蟲對黑光燈和糖醋酒有很強的趨性,喜歡在玉米的葉鞘和卷曲葉鞘等隱蔽處進行產卵,一般情況下會將卵黏附在枯黃的葉片上。在玉米的幼苗時期,其卵對會在頂尖的葉片上,玉米成株後其主要會將卵粘附在穗部苞葉的花絲,最終形成卵蟲,幼蟲孵化出來後,主要集中在喇叭口,啃食嫩葉。粘蟲主要會危害玉米的葉子,嚴重時還會造成大麵積的缺顆現象,幼蟲密度較大時,玉米的植株會隻剩下中脈和植株中央的桶裝部分。防治措施一般會采用誘殺蟲卵和成蟲誘殺兩種方式;其中誘殺蟲卵主要是利用成蟲的產卵習慣,把卵塊消滅在孵化之前。成蟲開始產卵到產卵的過程中,每畝玉米地應該安插10個穀草把,定期對其進行更哈,將穀草把推導地頭一起進行焚燒,同時結合田間的管理,人工將成蟲排在玉米葉子上的卵摘除,並將其集中買入10cm深的土壤中,凡是誘蛾、幼卵的糖醋盆和草把都應該定期對其進行噴藥防止,在最大程度上保證吧產出的卵消殺掉;而采用成蟲誘殺的方式主要是在成蟲的數量開始上升的過程中,利用成蟲的趨性,采用糖醋液誘捕的方式將成蟲消滅在產卵之前。具體方法,應該根據玉米的生高度進行確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