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四章 意外收了小混混(1 / 2)

“木絹?”顧軒愷詫異地問道。

尤璿覺得奇怪,說道:“就是那個能訂成書的,一頁一頁的叫木絹,你那裏沒有嘛?”

好吧,名字變了,算了,就當學外語了。居然是這麼稀奇古怪的名字。於是顧軒愷問道:“這個木絹是什麼時候有的?”

尤璿說道:“秦八世的時候,這個秦八世才厲害呢。”

顧軒愷來了興趣,看看這個皇帝到底是有什麼厲害的:“說來聽聽。”

尤璿便慢慢說道:“秦史這麼寫的,說秦八世即位,廣招天下能士,創新式用品,然後一共創造了好多好多東西,比如說這個木絹啊,科舉製度啊,好多好多現在有的東西,都是秦八世在位時創造東西。”

這樣一來就對了,紙和科舉製度是秦八世發明的,現在是秦十二世,一百多年過去了,這樣的明君可不多見,鼓勵發明之類的,顧軒愷問道:“你詳細說說,這個秦八世都幹了些什麼?”

尤璿說道:“那東西可多了,他在位二十多年,我還能一個個說嘛?”

顧軒愷說道:“挑比較經典,顯而易見的說,稍微詳細一點。”

尤璿說道:“木絹是一個,當時有一位能工巧匠,用木頭造出了木絹,發現比原來的刻木方便很多,於是這個東西便廣為流傳,也有一個人用土做出杯子,做出各種器具,起名叫瓷器,由於便宜,所以流傳比較廣,不過我聽別人,好像很早就有土做的器具。還有就是秦八世一個人創立的幾個製度,民眾的口碑倒是改變不少,一個是科舉製,考的是弟子規治國論一類的題目,每個人都可以參與考試,而且年年都有,根據成績,步步高升,最後可以做到丞相,而且,秦八世還定下,百銅換一銀,百銀換一金,這樣一來,這錢就方便帶了,不用成天拿著一大把一大把的銅幣,不僅這樣,秦八世規定,本末同置,不論是從商,還是從農,稅務同等,這樣一來,好多人都開始從商,我爹後來便也變成了個商人。不僅如此,秦八世定下,以後若是有新奇的發明,而且能普及天下,便可以獲得朝廷賞的一百兩金子。若確實是能工巧匠的話,便可以在上朝當官。”

這秦八世果真看得比較遠啊,想要讓國家富有興旺,經濟還必須是第一位的,農業還不能完全放棄,而且居然也創下了科舉製度,讓平民有翻身的機會,這一點可是各朝各代深受廣大人民所喜愛的東西啊,不過還好,名字除了紙其他的都一樣。顧軒愷覺得,故事聽的差不多了,自己又多了一條路可以立足這個世界了,不論從商還是從政,很多事情,很簡單了。於是顧軒愷對尤璿說:“那你玩去吧,我得自己想想。”

尤璿便離開了,沒走幾步,還回頭囑咐顧軒愷一下:“三十兩銀子,記住了啊。”然後就跑掉了。

這時候顧軒愷實在想不出來接下來該幹什麼了,這麼閑著肯定不行,眼瞅這一個月就快要到了,除了從李欽哪裏騙來的錢,還有雲仙酒樓餘掌櫃送來的五十兩銀子,別沒有了,若是算了算物價,買一間房子恐怕不好辦,更別說還有什麼資本能做一些生意,就算做生意,顧軒愷懂得也不多啊,幫了尤善一把,尤善讓自己白吃白喝倒是沒什麼事,不過時間久了,這麵子也放不下。於是顧軒愷決定出去走走,看看就算自己能開一個店鋪,那也得看看店鋪能夠開在何處不是。

顧軒愷來到大街上,圍著偌大的臨淄郡閑逛,臨淄郡十分繁華,畢竟也曾經是齊國的首都,齊國本身經濟發達,就算經過戰爭的洗禮,人們的思想隻要存留,這裏的經濟恢複是早晚的事情。看著這裏高高的城牆,家家戶戶探出頭來的各種樹木,各種花草,顧軒愷不禁感慨,這裏不是自己家,真不知道自己何時才能回去,不過盡自己能力吧,顧總稀奇古怪的任務至今還沒搞懂呢。

走著走著,不知怎麼的走到了一片沒大有人的地方,而這時前麵四個人擋住了顧公子的去路。

這四個人中身體最強壯的一個說道:“過路交錢。”

顧軒愷回過神,抬頭看了看,明白了,搶劫唄,不過顧軒愷可不喜歡怕誰:“搶劫麼?”

這四個人笑了,另一個人說道:“那你覺得我們在這裏幹嘛?跟你聊天嗎?”

顧軒愷悠悠的說道:“我就知道,我辦掉官府,總會有些人出來尋釁滋事,因為沒有捕快了,沒有衙役了,你們也皮癢癢了是不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