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油條哥”上春晚,良心的春風愛情的春風
王豔花
他們是一對平凡的夫妻,但他們也有不平凡的經曆。從相愛第一天,他們就堅定地並肩站在一起,無論五年異地戀,無論生活困苦,無論病魔襲來……不管擺地攤還是做生意,不管賣菜還是炸油條,他們始終像堅守愛情一樣,堅守良心。
他叫劉洪安。她叫崔紅豔。因為平凡的堅守,他們被人們稱為“油條哥”,被稱為“中國食品業的良心”,即將登上央視春晚舞台--
2000年寒假,河北保定經貿學校女生崔紅豔回定興縣小任村過年,突然聽見村裏的喇叭在叫:“崔紅豔,到村委會取信。”崔紅豔心中充滿疑惑。當信到手,一見信封上遒勁有力的字跡,她的心就怦怦亂跳,這不是班長劉洪安的字跡嗎?她迫不及待地打開信……
時年20歲的崔紅豔在讀大三,是班上的團支部書記。大她一歲的劉洪安則是班長。沒有想到,她在最後的一個寒假接到了劉洪安的信。雖然隻是簡單的問候,但她卻讀出了劉洪安對自己的愛慕……他們順理成章地成為一對戀人。最後半年大學時光,他們盡享愛情甜蜜同時,也滿是即將離別的傷感。暮春,劉洪安騎車帶她去郊外踏青,崔紅豔用手緊緊摟住他的腰,不無傷感:“就要畢業了,真不舍得分開。”劉洪安一邊用力蹬車,一邊大聲說:“你去哪兒我跟你去哪兒,我們永不分開。”然而,現實的考驗立即就擺在麵前了。
崔紅豔的姑姑在北京開汽貿公司,父母已經和姑姑商量好,女兒畢業就去北京當會計。劉洪安得知,抑鬱寡歡。崔紅豔知道他的心思,悄悄跟姑姑聯係,想帶劉洪安一起去。父母得知劉洪安老家是很貧困的唐縣,家中姐弟三人,還有一個生活不能自理的腦癱妹妹,斷然不許兩人繼續往來。崔紅豔聽了,就想和劉洪安一樣留在保定,但父母試圖用時間和距離來拆散他們。劉洪安不想她和家人鬧翻,開導:“你安心去北京吧,隻要你不變心,我保證一直等你。”2000年7月6日,劉洪安送她登上開往北京的列車。崔紅豔淚流滿麵,劉洪安安慰她:“哭什麼,我們暫時分開,等過幾年有了條件,我一定給你辦一個風風光光的婚禮。”
誰知,一別就是5年。那時,手機還是奢侈品,兩人隻能鴻雁傳書。每周,崔紅豔都能收到劉洪安的來信。信裏,沒有甜言蜜語,隻是樸實地敘述自己的生活:這個星期我到“虎振技校”報了麵點班,想學一門手藝,有了一技之長,走遍天下也不怕……
可是,劉洪安在保定並不順利:學完麵點師,他卻隻能在一家飯店打工,不久他和朋友開餡餅店,半年就關門了。他又考駕照,為文具批發店送貨。
這些經曆,他從不隱瞞女友,每周寫信把自己呈現給她。點點滴滴地感受他的努力,崔紅豔很有些心疼,更多的是被他樂觀、進取的精神感染。
其間,姑姑幾次介紹男友,均被崔紅豔以各種理由拒絕。父母很著急,崔紅豔堅定地說:“爸媽,我不想將就一輩子,如果你們希望我幸福,那就同意我和洪安的婚事。”見女兒和男友多年堅守這份愛情,父母又無奈又感動,最終很勉強地同意了。
2004年底,劉洪安借款五萬元,在化纖生活區買了一套老房子作為婚房。2005年2月4日,兩人舉辦簡單婚禮。新婚之夜,劉洪安很愧疚:“我失言了,答應給你的浪漫婚禮沒有做到。”但崔紅豔幸福地偎在他的懷裏:“我們能在一起,就是最浪漫的事。以前是你一個人打拚,以後我和你一起加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