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扭頭看著她不解,“難道妹妹不會幸福嗎?”
言菲絮臉上的悲傷消失不見,一臉笑意上前抓著我的手不舍得鬆開,“哥哥幸福,菲絮就幸福,若哥哥不幸福,菲絮就痛苦萬分。還有啊,菲絮的眼光可高了,沒有哥哥這麼出色我是絕對看不上的,所以哥哥要加油幫我相如意郎君了,菲絮的幸福就在哥哥手上了,所以哥哥一定要.....活著!”最後兩個字低不可聞。
“一定要什麼?”
“嘻嘻,沒什麼,就是一定要認真找,不然我以後不幸福,我可不饒了哥哥。。”
我笑道,“但是你這個要求有點高啊,像我這麼風流倜儻,英俊瀟灑,人見人愛車見車爆胎,飛機見了都改變軌道的絕色好男人去哪兒找?”
言菲絮翻了個白眼,“哥哥,不吹牛我們還可以愉快的聊天。”
我心情舒暢大笑,“不過菲絮,你覺得他們願意跟著我一起去世外桃源平平淡淡的過一生嗎?而且這個世外桃源你知道哪兒有嗎?”
言菲絮沉思片刻說道,“陶淵明筆下的《世外桃源》晉太元中,武陵人捕魚為業,緣溪行,忘路之遠近,忽逢桃花林。夾岸數百步,中無雜樹,芳草鮮美,落英繽紛。漁人甚異之。複前行,欲窮其林。
林盡水源,便得一山。山有小口,彷佛若有光。便舍船,從口入。初極狹,才通人。複行數十步,豁然開朗。土地平曠,屋舍儼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屬。阡陌交通,雞犬相聞。其中往來種作,男女衣著,悉如外人,黃發垂髫,並怡然自樂。
見漁人,乃大驚,問所從來,具答之。便要還家,設酒殺雞作食。村中聞有此人,鹹來問訊。自雲先世避秦時亂,率妻子邑人來此絕境,不複出焉;遂與外人間隔。問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漢,無論魏晉。此人一一為具言所聞,皆歎惋。餘人各複延至其家,皆出酒食。停數日,辭去。此中人語雲:“不足為外人道也。”
既出,得其船,便扶向路,處處誌之。及郡下,詣太守,說如此。太守即遣人隨其往,尋向所誌,遂迷不複得路。
南陽劉子驥,高尚士也,聞之,欣然規往。未果,尋病終。後遂無問津者。這裏麵寫的就是世外桃源,現實中我們每個人心中或許都有不同的世外桃源,有的人家鄉在自己的心裏就是一處世外桃源,有的人是路過一段風景,還有的人是心裏的某個寄托,所以世外桃源並不是束縛我們思想的枷鎖,隻要哪裏讓你覺得是世外桃源那麼那裏就有世外桃源。”
我愣了愣若有所思,“那我的世外桃源便是一個沒有階級,沒有剝削,自食其力,自給自足,和平恬靜,人人自得其樂的地方,妹妹上麵說的陶淵明《世外桃源》裏麵講述的就和我心裏想的一模一樣。”
我們也在此時來到了地下室,打開燈光後原本被黑暗籠罩此時卻變得明亮,言菲絮定在原地想了想說道,“在地府冥界有一處地方,哥哥曾經帶我去過,那是我們第一次去遊玩的地方。我記得有桃花穀、桃花溪、桃花源三部分所組成青山綠水,鬱鬱蔥蔥,“山不在高,奇在層次,水不在深,妙於曲折。”桃花穀俗稱“三嶺九道彎,九彎十三潭”,穀中林茂花豐,深秀奇幽。”
言菲絮眼裏的回憶更濃,“沿穀穿行在峭崖陡壁深幽狹穀中,抬頭眺望,天成一線,呈“一線天”。穿過“一線天”行至“天門瀑”前已無路,但見斷崖絕壁中,百米飛瀑,窕然橫空,由天而降,氣勢飛宏,蔚為壯觀。四周絕壁環繞,青苔瑩瑩,翠鬱叢叢,山峰絕壁把桃花穀和桃花源攔腰隔斷,山半腰陡峭密林中,有一洞叫桃花洞,沿桃花洞拾級而上,約百餘米,有一古樸神秘的村落――‘天外村’展現眼前,這正是“山重水複疑無路,柳暗花明又一村”的真實寫照。這裏山青水秀,峰嶺疊翠,奇花異草,桑竹遍布山野,桃花盛開時,滿穀芳菲,鳥嚶蟲鳴,雞犬相聞,牛羊悠悠。我們可以選擇在這裏安家,一切都是那麼祥和,寧靜,舒暢,這也是我的世外桃源。”
我神色複雜,仔細看了看言菲絮歎口氣道,“苦了妹妹的想念之情了,既然那裏就是妹妹的世外桃源,也附和我的描述,那麼也是我的世外桃源,此後我們處理好所有的事情就放下一切的一切去那裏生活,我們開開心心在一起。”
言菲絮道,“好。”這一字雖然簡單,但是透出很多種複雜的情緒在裏麵,我當時不知道言菲絮為什麼會回答的這麼讓人難以理解,雖然就是一個字,但是裏麵卻好像包含了很多種意思一般,直到後來很多年以後我才明白,這個‘好’字,其實夾雜了‘苦澀’、‘不舍’、‘悲傷’等等等等之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