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4章 山雨欲來(1 / 3)

三年後,慶隆六年冬

宣政殿早朝,李謙的叔父、已任兵部侍郎的李元上奏:“魏國殘部這三年來利用琉璃菩薩中的寶藏,暗中從西域購買大量兵器,已漸成為尾大不掉之勢,若再不采取措施,他們勢必不會滿足於央金山一帶。 Ww WCOM另外,對於近一年來的傳言,臣已派人得到證實,在他們新立的可汗敏哲背後,操縱這支殘部的神秘女子,正是敏哲的姑母,安伽提之妹,也就是三年前在後宮大火中死去的安才人。”

薑昱臉頰深陷,雙目通紅,雙手捧著一個藥爐,正目不轉睛的盯著藥爐中溢出的嫋嫋蒸氣,聽到“安才人”三個字時凝滯了一瞬,接著又把視線落回藥爐上,隻見爐上蒸氣越來越多,不一會爐內出“噗噗”的聲音,這才眼睛一亮,口中嚷著:“成了!成了!快,快去找道長。”著拔腿便跑,頃刻間離開了宣政殿。

殿內諸人有的歎息,有的搖頭,似乎對這一情景已見怪不怪,李謙緩緩道:“既如此,就勞煩袁大人擬旨,派張懷遠將軍出兵,下朝後我們一起找皇上請出兵符。”

中書舍人、翰林學士袁韜應喏,其他人中雖有不服者,但自6仲、楊公複等反對李謙的實權大臣6續被貶出京後,再無人敢公然與李謙作對,如今把控朝堂的,均是李謙近些年提拔上來的親信,各地手握兵權的刺史、觀察使也有一半已6續歸順於他,剩下一半是以張懷遠為的北部諸州,因其據守要塞,若輕易激怒,很可能率兵投敵,尤其張懷遠轄下的魏國舊地本就不安分,周邊州郡都以他馬是瞻,幾乎忘了永昌京城還有另一個漸成傀儡的皇帝。

但這一次,張懷遠沒有抗旨,因為在曝出原魏國公主安璃雅背叛大周、與葛全和沙木共同傭立敏哲為新可汗的消息後,魏國降兵紛紛前去投靠,短短一年間,沙木原先帶走的兩千人已展為兩萬,且人數還在不斷增加,這對距離央金山最近的張懷遠威脅最大,如今這道派兵聖旨無疑正中張懷遠下懷,而且旨中不但封他為征討大元帥,還指派朔州刺史6洵,燕州刺史陳達為左右大將軍協助。

張懷遠與6洵均想不明白李謙此次的意圖,6洵是6仲的堂弟,在安伽提被派去攻安介慕的時候擔任朔州刺史至今,與張懷遠、陳達及北部諸州頭領約定互為聯盟,如今三人共率兵六萬攻打敏哲,在他們看來如同探囊取物,獲勝後還能瓜分敏哲的財富,6洵不信李謙能把這麼好的立功機會白白給了他,但陳達不以為然:“還有河陽武兄在我們大後方呢,有什麼可擔心的?他李謙若敢耍什麼手段,先河陽他都過不了。”

河陽在遼州南,司馬賀潞山叛變失敗後,原河陽刺史鄭易被撤,由張懷遠的密友武定鎮守,如果李謙在朝廷真有不利於他們的動作,武定也會形成屏障抵擋。思及此處,張懷遠與6洵不再猶豫,與陳達擇日起程,進軍央金山。

下朝後,王紫陽與李謙在味豐酒樓上一個僻靜的角落對坐,桌上幾盤精致的點心被王紫陽各拈了一塊,李謙卻是一口沒動,隻靜坐沉思。

王紫陽掏出帕子悠然的拭了試嘴角,又抿了一口清茶,臉上現出一抹意味深長的笑容:“你派六萬人去打他們兩萬人,就不怕她輸的一敗塗地屍骨無存?”

“那又如何?”李謙捧起茶杯,眼睛看著杯底,頓了頓又:“她私自出逃後與別人成親生子,早已非我大周皇妃,就算屍骨無存,也是她應付出的代價。”

王紫陽嗤笑一聲:“你就嘴硬。拿今日來,這味豐樓雖然名聲在外,但多是糊弄糊弄外地客商,像你這種在吃食上挑肥揀瘦的人,哪會再來第二次。可是三年來,你每過一段時間就要來這裏坐坐,要一壺味豐酒卻不喝,上幾樣點心隻看著,這又是為何呢?”

李謙默不作聲,王紫陽看著樓下熙熙攘攘的人流,自顧自的著:“五年多前,魏國派來和親的宣和公主一進城就悄悄從馬車裏溜了出去,讓侍女在車裏企圖蒙混進宮,被你在皇城前戳穿,幸好宣和公主及時趕回,但沒想到這個刁蠻公主不但不認錯,還當眾嗆你一通。”

李謙曾無數次回憶起兩人第一次見麵的情景,王紫陽再次提起,他唇角不經意的露出一絲笑意。

“那丫頭以為你聽不懂他們魏國話,得意洋洋的跟侍女去新豐酒樓沽酒買點心之事。這三年來,你每次要的點心和酒,都是那刁蠻丫頭那日所買。今日朝堂上做的這個決定,其實你也是有所擔心的,既然如此,為何不換種方法,非要這麼冒險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