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章 讀書人(1 / 2)

陽星將落,晚霞一片,萬千光華映照著下方的一條溪流,沿著溪流向上遊望去,卻原是一條有滔滔之勢的大江,端的是波瀾壯闊、驚濤拍岸,這大江遠望而去,不知源頭所在,但見有從兩處山峰中傾瀉出來的,化而成澗,有遇土石而開的,遂成支流,正是山排巨浪,水接遙天,豪邁而不失靈秀之氣。

還說下遊的這條溪,因年年岸邊桃花盛開,逢花落之時,滿溪的桃花,故被當地人稱作桃花溪。此時正值陽春三月,桃花初綻,尚未落下,溪水清澈見底,遊魚穿於溪石之間,從水麵上便可清晰看見。

“呼”的一聲,從水中鑽出一個人來,腰間挎著一個魚簍,手握木頭的魚叉,一弓腰,魚叉飛射而出,紮在溪底,再看這個人,卻是一個少年,十五六模樣,也不算多麼俊朗,反而因每日在外捕魚、行獵而把皮膚曬得略黑。然而……

然而少年說的話卻令這一片世外桃源般的美景失去了顏色:“我去,都說了我是個讀書人,林老頭非讓我幹這麼沒形象的事,哎,我是讀書人,我真的是讀書人呐。”邊說邊拔下魚叉,上麵一條約麼三四斤的鯉魚還在撲棱棱的掙紮,然後,就看到少年撇了撇嘴,滿是嫌棄的樣子……

少年一抓鯉魚,扔到魚簍裏,把魚叉別回腰間,理了理衣衫,口裏念咒語一般:“讀書人的形象,讀書人的形象……”

少年理好衣服之後,打了一個呼哨,隻見從不遠山腳下的樹林裏緩緩地轉出一頭黃牛來,再然後,又緩緩地走到少年的身邊,舔了舔少年的手。隻是少年好像蠻不滿的:“我說老黃啊,我說你多少次了,一定要像頭……啊不,像匹千裏馬一樣,昂首挺胸,大步向前……”

就在少年還在yy的時候,“哞”地一聲,老牛低著頭往不遠的村子走回去,這邊的少年被牛叫聲驚醒,四下一望,一邊跑一邊喊:“誒,老黃你不厚道啊。”“哞”“不厚道”“哞”……

這一句人話一句牛語,一直重複到村口,村口一塊大石頭上,“桃源村”幾個字十分飄逸,倒給這個古樸的村子添了幾分仙氣。

少年把牛牽到自己家裏,栓在牛棚裏的欄杆上。然後少年也不進屋,直接拎著魚簍到了鄰家,張口便喊:“林伯,我回來了。”再便是從屋裏傳來一聲:“哦,進來吧。”

少年拎著魚跑到屋裏,把魚遞給正刷鍋的婦人:“林嬸,好幾條呢。”林嬸兒一笑:“去吧,你大伯在裏屋呢。”“誒.”

轉過灶台,撩開門簾走到裏屋,一個五十來歲的男子正擺弄一堆木頭,聽到響動往門口一看,正看到少年:“楊家小子,又去抓魚啦?”

“啊,抓了好幾條,你老晚上有口福了。“

“行,你先給我搭把手,把那邊那個木頭拿過來……”

老頭還沒說完,這邊少年就嚷嚷起來了:“不行不行,我是讀書人,讀書人懂嗎。”

然後也沒等楊錚說完,老頭一抬手就是一棒子:“楊小子,你拿不拿?”

“威武不能屈。”……“啊”

“屈不屈?”

“不……啊……屈,屈了……”

“這還差不多。”

說完,老頭就開始了對楊錚的指揮工作,不出一個時辰,一架書簍就出現在了楊錚麵前。

林伯一副很得意的樣子;“行了,楊小子,這書簍歸你了。”

還沒等楊錚說啥,柴房裏就聽林嬸兒一聲“熟了”,屋裏倆人馬上沒了大小,撒腿就往外跑。

終於在一番爭搶之後,倆人才坐上了桌子,楊錚這才一邊吐著魚刺一邊問:“林伯,你怎麼想起來給我做書簍來了?”

沒等林伯說,倒是林嬸兒開口了:“嗨,你大伯聽說你要往京都去趕考,就從旁邊山上砍了棵樹,忙活了這一下午,做了這個書簍。”

“哦,那我就謝謝林伯了。”

“沒事,我還等著做狀元的大伯嘞。”

“額……這狀元不狀元的,好象不是咱們說了算吧。”

“沒事,我看好你,讀書人,哈哈哈哈哈哈……”

“哈哈哈哈……”

楊錚飯量小,吃完了就在一邊坐著,等著林伯,當林嬸兒吃完的時候,出乎意料的沒有催促林伯,反而看著楊錚,又拉了拉林伯。

隻見林伯緩緩放下飯碗,轉過身子歎了口氣。對著楊錚說道:“楊小子,大伯求你件事。”

楊錚被這凝重的氣氛搞得一愣:“有啥事您說就行了,我能幫到的一定幫。”

林伯又是歎了一口氣:“這事啊,還是等你考完回來再說,若考中了,沒準兒就能幫上我和你嬸子。”

楊錚又是一愣:“……那行吧……我爭取考上……”

和林嬸兒嘮了一會家常,看看天色已經完全黑了下來,便對林嬸兒說:“嬸子,我先去睡覺了,明一早就得去縣城,晚了怕就趕不上去京城的馬車了。”

“行,那你就早點去睡覺吧,明天早上我和你林伯一起去送送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