裘龍又嚴肅的立軍令狀道:\"請太孫爺寬心,找不回衛大人,裘龍願提頭來見太孫爺。找不到衛大人,末將就不回來。\"
尹,裘二人哀求懇切,神情為難之至,孫務本聽他們一勸,那股熱血也稍稍退了一點。他冷靜下來一想,自己和李瀟張椽都去未必有多大用,而且眾將士要分心照顧自己更會給搜救工作帶來不便。
孫務本是個極心細的人,雖然平時言語不多,但是對人對事卻有自己的一套主見。此刻冷靜下來,這些品質開始占據思想的主導,大局觀是一向被他看重,為了整體大局,他還是決定和李瀟,張椽留守大營聽消息。畢竟,如果李瀟和張椽再出點什麼事,那就更不好了。
聽孫務本說不去了,尹精忠和裘龍如獲大赦,頓時輕鬆不少,二人急忙出去點兵點將,集齊五百人馬,沿著測試小路搜尋而去。
此時的衛勝青,已經摸黑出了小樹林。十二個人的衣服因為沾染太多林間草木雨水,又重新濕透,大夥凍得瑟瑟發抖,忍著寒冷在草叢裏一點一點地匍匐前進。
前方不遠處就是那座小木橋,衛勝青剛出小樹林就在月光下遠遠看見守衛橋口士兵的盔甲一閃一閃發著冷光。
追兵很聰明,他們知道隻要守住這一條必經之路就可以守株待兔,一勞永逸。
守軍不多,也就五六個人。而且個個看上去哈欠連連,一副疲勞欲睡的樣子。但是衛勝青不敢輕舉妄動,他知道這隻是一個表象,在黑黢黢的橋對麵,或許埋伏著幾百個靜靜等待獵物入網的士兵。
靜等是為了過河。在出小樹林之前衛勝青已經吩咐王三順他們要老老實實趴在草叢裏一動不動。他的計劃是,等到夜裏一兩點鍾,在人最困,警惕能力最弱的時候,偷偷的從不遠處最窄的河道出泅渡過河。
衛勝青趴在離橋頭也就50米遠的草叢裏,能清晰聽到寂靜的夜裏守軍士兵們無聊扯淡談天的聲音。他的隊員在離他大約5米一個,一直排到最近河邊的地方。
原本河邊草叢距離河道甚遠,但是因為下雨,河水暴漲,河麵變寬,這條不長的草叢地帶正好臨近河邊。
在出小樹林之前,衛勝青讓士兵們用山間的軟藤做了十幾條細繩,每條大概五米長,潛伏在草叢裏的士兵用這細繩連接,衛勝青的命令就通過這條人肉電話線下達。
衛勝青靜靜伏在草叢裏,此時已是夜裏十一點多,睡意侵襲著夜幕下所有的生物。那幾個剛才還大聲聊天的士兵開始依靠著橋頭欄杆拄槍而睡。
衛勝青還沒有拉軟藤,沒有下達渡河命令。士兵們一動不動的伏在草叢裏,緊張的用全身所有感官注意著周圍。
蛐蛐聲偶爾一叫,晚風吹的草叢輕微的沙沙作響,這安靜的夜,隻有嘩啦嘩啦的河水聲在挑戰天地間的靜謐,其他的一切,都陷入了沉寂。
突然,小樹林裏一陣馬蹄聲響起,接著一個青年軍官帶著數百個打著火把的士兵奔襲而來,那軍官急切的下馬,幾步奔到橋頭前,厲聲問駐守的士兵:“衛大人過橋沒有?”
那個已然睡熟的小兵被這突如其來的大部隊嚇得一個屁股蹲兒坐到了地上,抬眼一看,原來是裘大人駕到,頓時嚇得趴跪在地回道:“小的沒見衛大人過橋。”
裘龍並不理他,自己親自跑到橋頭查看一番,橋麵很幹淨,沒有泥濘,看來衛勝青還沒過橋。
裘龍走到橋上,轉身朗聲向士兵們喊道:“皇太孫有令,誰找到衛大人重重有賞,從現在起,所有人都參與找尋衛大人,就算掘地三尺,也要找到他。聽明白沒有?”
裘龍的聲音打破了暗夜的寂靜,士兵們的回答聲更是將這片原本寂寂無聲的荒野變得嘈雜起來。士兵們分成幾組分別搜索,主要目標是小樹林和那座小山。
衛勝青趴在草叢裏,他認得裘龍的聲音。裘龍說出老大要找他以後,他就狐疑叢生:老大怎麼發動這麼多人找我?難道知道我“叛變”了?不過也不可能啊,知道我監守自盜指揮士兵的人都一直跟著自己呀!
衛勝青百思不解,但是卻也不願再想,因為此時對方陣營正亂,戰機稍縱即逝,趁著他們往回搜索的空檔,趕緊泅渡過河最為重要。
拉了拉軟藤,衛勝青下達了準備的命令。士兵們一個一個拉軟藤,直到最靠河邊的王三順收到命令。
王三順悄悄的把軟藤拉了一下,報告自己準備好了。衛勝青很快收到了消息,又快速拉了兩下,向全體下達渡河的命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