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七章 聽曲兒(1 / 2)

小花皮道:“是,說起這道菜的典故,也是和前明有關。當年建文皇帝被他的叔叔朱棣奪了王位之後,逃到了雲南削發為僧,在獅子山上當了和尚,朱棣派刺客到雲南來行刺。那刺客探知建文皇帝要在廟裏吃飯,就想在菜裏偷偷下毒要毒死建文皇帝。誰知人算不如天算,天上的玉皇大帝早就知道有人要害建文皇帝,就派金虎星下凡營救。金大仙在小林子裏走來走去,把自己的腳印變成了巴掌菌,小和尚采了巴掌菌做成了這道菜,這種菌子能解百毒,刺客下的毒也就被消解了,建文皇帝吃了之後不但沒死,還神清體健。後來當地人就把這巴掌菌改名虎掌菌,這道菜就是清炒虎掌菌。”

小花皮口齒利落,說起來繪聲繪色,倒似親見一般。

孫務本聽完道:“建文帝太過懦弱,倘若勵精圖治,提早防範,未必落得這個下場。一切因果皆由自起,發展自己才是硬道理。”

尹精忠道:“公子說得極是,這雲南自打前明就是多事之地,因著天高皇帝遠,從來都是王法不到之地,還真應了李太白說的那句‘所守或匪親,化為狼與豺。’”

孫務本點點頭,對小花皮說:“我不愛聽你們雲南的故事,無酒不成席,把你家好酒拿上來吧!”

小花皮忙道:“是,公子要不要嚐嚐我們雲南最近出產的一種名酒,叫做“江上客”。味醇甘厚,入口甜滑,甚是爽口!”

孫務本聽他左口一個雲南又口一個雲南,心中十分不爽,不耐煩說道:“怎麼翻來複去都是雲南,我偏不喝你們雲南酒。”

尹精忠見太孫不悅,忙解圍道:“最近市麵上流行一種酒,叫做“秋露白”,產自山東。聽說色冽甘淳,清香怡人,不知你家有沒有?”

小花皮被孫務本訓得莫名其妙,心想:“我也沒說錯話呀,這公子怎麼翻臉比翻書還快。”

正在尷尬,聽尹精忠問他,急忙賠笑臉說:“有的有的,別處小店不全還沒什麼,本店肯定有的!”

孫務本又不耐煩道:“有就去拿,這麼囉嗦幹嘛!”

他剛才聽了兩個故事,一個是朱元璋誅殺重臣,一個是建文帝被叔叔篡位,細想之下竟和自己所遇到的事情相似。說者無心,聽者有意,孫務本越聽越煩,自然把火撒到了小花皮身上。

小花皮急忙點頭稱是,丈二和尚摸不著頭腦,惴惴不安地退出去上酒了。

頃刻間酒菜上滿,五個隨從站在一旁服侍,秋明給每人滿斟一杯秋露白。李瀟一看:色澤濁白,似乎不純。但是酒香撲鼻中帶著一股淡淡的清香,卻與後世所謂“濃香”“醬香”決然不同。

孫務本轉頭吩咐幾個侍從:“這邊留下秋明服侍就行,你們到樓下找個位子也喝酒去吧。”

尹福尹升和兩個侍衛躬身答是,終不敢舍了主子自己取樂,隻出了門立於門口不遠處,隨時聽差。

孫務本端起酒杯看著李瀟三個說道:“今天是我這三位同窗好友第一次來我家做客,我要借尹先生的酒表示歡迎!尹先生,兄弟們,大夥先走一杯!”說完仰脖飲淨杯中酒。

李瀟三個舉起酒來都是一口悶下,尹精忠也微笑著陪飲了。旁邊侍酒的秋明麻利地又給大家斟滿。

這酒濃香醇厚,估計度數也就在一二十度之間,喝起來甜絲絲的透出一股荷花的清香,三人讚不絕口,都問尹先生這是什麼酒。

尹精忠說:“這酒是最近在京裏達官貴人之間流行開的,用當年新下的高粱釀製,水是用荷花上晨露,喝起來有股荷花的清香。”

李瀟聽了一邊咂嘴品味一邊感歎:“乖乖不得了,這一小杯酒得收集多少顆露水才釀成,要是在二十一世紀,估計國家領導人才能喝得上。”

張椽道:“虧你經常喝酒,你難道不知道二十一世紀早就沒有純糧食酒了,更別提專人去收集荷花上的晨露。市麵上大部分都是勾兌的,那些名酒也不過是用好一點母酒兌的,最次的是用那種食用酒精兌,再有用工業酒精兌讓人喝了失明的,那就是假酒了。”

衛勝青餓的枵腸轆轆,隻對飯菜感興趣,看著滿桌珍饈咽著口水道:“要不怎麼說勤勞樸實還是古代勞動人民,你看咱們這一桌子酒菜,全是純天然綠色無汙染。你在二十一世紀絕對吃不到這麼一桌飯。來來來,大家動筷嚐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