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解讀各國膳食指南(1 / 1)

潮流

作者:可心

★加拿大

加拿大衛生部在網站開通了互動服務,隻需輸入性別、年齡、飲食偏好,就能得到一份平衡飲食推薦表。加拿大人吃飯時愛喝果汁,在指南中會出現100%蔬菜水果汁應飲用125毫升。膳食指南建議每天至少食用深綠色和橙色蔬菜各一份,橙色蔬菜指胡蘿卜、甘薯等,胡蘿卜含胡蘿卜素,可轉化為人體必需的維生素A;甘薯屬於堿性食品,含有豐富的纖維素等,可防止便秘。

★澳大利亞

澳大利亞飲食算得上“中西合璧”,穀物類裏既有西式麵包,又有中式米飯、烙餅。澳大利亞超市裏,罐頭食品占大部分空間,膳食指南中畫出來的豌豆罐頭、玉米罐頭、菠蘿罐頭、金槍魚罐頭是澳大利亞人最愛吃的,價錢比新鮮蔬菜便宜很多。一袋750克的速凍玉米粒隻要3澳元,而這個價格隻能買五六小塊新鮮的玉米。在澳大利亞的膳食指南中,政府專門將冰淇淩、薯條、餅幹、可樂等不宜多吃的食物歸類放在了右下角,集中提醒,其實這些都是澳大利亞人的最愛,特別是小孩。政府呼籲,家長應將這些垃圾食品換成新鮮的黃瓜和西紅柿。

★英國

英國膳食指南將營養物質分為5類,果蔬和澱粉類食物分別占每日飲食總量的1/3。英國人把土豆和麵包、空心粉、麵條等統一歸為澱粉類食物。土豆在英國人的餐桌上就相當於主食,特別是烤土豆、土豆泥。因為土豆與其他主食一樣都是很好的碳水化合物來源,能量卻很低。100克的麵包和100克的土豆相比,土豆帶給人體的熱量更少,同時它還含有人體所需的膳食纖維。

英國人每餐前會先吃點幹麵包開胃,而且喜歡塗抹果醬、黃油等,這些都屬高熱量食品,在膳食平衡盤中比例是很少的。但英國人的飲食有一個很好的習慣,就是每餐必有水果。

打開網站,輸入年齡、性別、身高、體重和每天鍛煉時間,一個長長的營養指南便呈現在眼前。這是2005年,美國農業部推出的“我的金字塔”膳食指南。

膳食指南是根據營養學原則,結合國情,指導人們采用平衡膳食,以達到合理營養促進健康的指導性意見。世界上第一部膳食目標由瑞典1968年提出,從1970年代末至1980年代,許多國家都第一次製定了國家膳食指南。下麵選編了一些國家的膳食指南,供讀者參考。

★日本

日本膳食指南羅列了人們日常膳食應包含的各類食物,包括人們每天必須攝入的五種不同類型的基本食物,即糧食、蔬菜、魚肉、牛奶和水果。水位於軸心,這說明水是日常膳食中不可或缺的組成部分。各種食物組成顯示,人們必須吃各種不同的食物才能保證營養均衡。還有一個關鍵的內容,就是要加強運動。

★新加坡

由於不同年齡人群的飲食需求存在差異,新加坡製定了各個版本的膳食指南以針對不同人群。兒童和青少年膳食指南主要關注如何構建健康的終身飲食模式,成人膳食指南關注如何預防肥胖,中老年人(50歲以上)的膳食指南針對他們營養需求增長、能量需求下降而出現的潛在問題而製定。

★馬來西亞

馬來西亞的膳食指南包含14條主要信息和55項建議,例如在每天定量的飲食中要盡量吃更多種類的食物,每天都要吃大量的蔬菜和水果,盡量多吃魚,適量吃肉、禽、蛋,少用鹽和調味料,選擇低糖食物和飲料等。

★中國

隨著我國居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各種由於營養過剩或相對不足,而發生的健康問題越來越突出,中國在1989年頒布了第一版《食品膳食指南》,共包括8項內容。第二版指南於1997年發布,其內容有了進一步的補充,包含針對一般人群的膳食指南和針對七類特殊人群(如嬰兒、青少年、孕婦等)的膳食指南。2007年,新版的膳食指南更加完善,特別提出要多吃粗糧、減少食用油攝入。

2008年最新版的“中國居民平衡膳食寶塔”,塔基為穀類薯類、雜豆和水;第四層為蔬果;第三層為畜禽肉類、魚蝦、蛋類;第二層為奶類及奶製品、大豆類及堅果;塔尖為油、鹽。還包括每天的運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