傳統醫學和現代醫學不在同一體係,根源不同無法相互驗證。婦產科經常有些產後便秘的女人,醫生沒有好法子治療就推薦她們去中醫看看,當歸蓯蓉湯和大柴胡湯都能起到很好的作用。
如果非要說這也是安慰劑效應,李木也無話可說。
旗袍女聽見李木的笑聲,皺著眉頭看了他一眼,拉著姐妹緊趕兩步走到前麵去,她可不想自家的秘密被別人聽了去。
她還在對紅衣女進行啟蒙教育,說中醫的把脈問診就是胡扯,比如把脈確認胎兒男女的,就算不懂中醫的人也有百分之五十的概率蒙對。
中醫診斷,望聞問切一套流程必不可少,把脈在最後,它也不是最重要的環節,僅憑把脈就能查出病症的醫生極少,李木能做到是因為他開掛。
這一套流程往往要重複很多遍才能確診,而且把脈的時候患者不能多逼逼,不能情緒波動厲害,否則相當影響準確率。
王務本曾坦言科技的力量強大,他自問自己的醫術無法匹敵機器的力量,讓幾個中醫給患者把脈不如去醫院做一套檢查來的準確。
山路漫長,李木也不怕二長老急躁,就跟著人群緩緩移動,路上超越了好些個不停叩首的佛門信徒。李木路過他們時發現這些人臉上都有同樣的表情。
悲天憫人,還有潛藏在眼底的狂熱。
“靈山寺真的有這麼靈?”李木停下了腳步,回身一望,上山下山的人絡繹不絕,這比他以前見過的寺廟誇張多了。
李木曾經遊山路過一間依山而建的寺廟,裏麵很多房屋的地勢落差都很大,有的房屋地麵和另一件房的屋頂平齊,錯落而建的建築群很有古樸的意味。
廟裏相當的安靜,偶爾見了兩個和尚也都是做自己事,捧著本經書到處轉悠,從不與人說話,廟裏說話最多的應該是門口旅遊局收門票的工作人員。
後來才發現當初拜過的廟有多小,估計廟裏也隻有那幾個和尚,和靈山寺的氣象沒法比。
跨過山門,上麵就變得嘈雜起來,不管在什麼地方,華夏人都管不住嘴。來這裏的人不僅是求神問佛,還有不少是旅遊的,畢竟靈山也是風景區嘛。
李木看見幾個青年,男=男女女都有,估計是趁著暑假結伴來玩,他們過廟而不入,隻在門口拍照片,嘻嘻哈哈的玩鬧。有虔誠的信徒看不過他們的輕視之舉,思忖自己也是信佛的人,應該點化他們,便上前叫他們小點聲,佛門清淨之地不要大聲喧嘩。
“我們哪裏喧嘩了,出來玩連拍照都不給嗎,再說我們又沒進去……怎麼,這整座山都是佛爺的?”幾人中走出個男青年,態度強硬的反駁那人指責。
對方自討沒趣,心中暗道佛渡有緣人,這幾人一看就與佛無緣,不理他們就是。此人冷哼一聲轉身離去,幾個青年在他身後哈哈大笑。
李木也樂了,他看這幾人有點故意來搗亂的意思,聚集在進廟的必經之路上玩鬧,隻要上山一準能看見他們。不過他不是那種喜歡多管閑事的人,隻當沒看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