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美婦
卻說,劉禪在cd聽聞鄧艾攻占了綿竹,諸葛瞻父子戰死,心中大驚,頓時感到坐臥不安,急忙召集文武百官商議對策。
近臣奏道:“城外百姓,扶老攜幼,哭聲大震,各逃生命。”劉禪聽聞驚惶無措。正在這時,忽有哨馬前來急報,稱魏兵正在向cd攻來,不幾日即可兵臨城下,劉禪聽聞,驚得麵如土色,不知所措。
百官見此,急忙向劉禪奏道:“兵微將寡,難以迎敵,不如早棄cd,奔赴南中七郡。其地險峻,可以自守,還可借助蠻兵,可再奪複cd。況且月妃娘娘身在南中,若是有月妃娘娘相助,定能趕走魏兵”劉禪聽聞,眼中一亮,正欲答應。
忽聽到一聲:“不可!”眾人舉目望去,出言反對者乃是光祿大夫譙周,譙周接著說道:“陛下萬萬不可遷往南中,南蠻乃是久反之人,平昔無惠,今若投奔南中,必遭大禍。況且月妃娘娘現在身在南中,自從十八年前月妃娘娘出兵南中,自此從未回cd,如今月妃娘娘在南中的聲望甚高。昔日梁王一事,月妃娘娘對陛下還是心存怨恨,若是陛下就此遷往南中,恐怕月妃娘娘會對陛下不利。”
劉禪聽聞,不由的眉頭一皺道:“這...這...這可如何是好?”
百官又急忙奏道:“既然蜀國和吳國結為同盟,如今事情緊急,不如暫且投奔吳國。”
譙周道:“不可!自古以來,從未有寄居他國的天子,臣料想魏國能夠吞並吳國,吳國不能吞並魏國。陛下若是若是稱臣於吳國,此乃蜀國一辱也;若是吳國在被魏國吞並,陛下再稱臣於魏國,此乃兩番受辱也。不如不投吳國而改為歸降魏國。魏國必將裂土以封陛下,則上能自守宗廟,下可以保安黎民,願陛下三思。”張紹、黃皓等人紛紛附議。
劉禪本就是自己沒有主見的人,此時聽聞譙周的話,心中感到寬慰,正欲令人出城投降,忽然從屏風後麵轉出一個人來,厲聲對譙周罵道:“偷生腐儒,豈可妄議社稷大事,自古哪有投降的天子!”劉禪舉目望去,原來是他的第五子——安平王劉炎。
劉禪共有七個兒子:長子劉璿,次子劉瑤,三子劉琮,四子劉瓚,五子就是安平王劉炎,六子劉恂,七子劉璩。七個孩子中,唯有劉炎自幼聰明,英敏過人,其餘的皆是懦弱無能。
劉禪對劉炎道:“如今大臣們皆都主張議和,唯獨你想逞血氣之勇,難道想令滿城血流成河嗎?”
劉炎道:“昔日先帝在時,譙周未嚐幹預國政;如今妄議國家大事,更是妖言惑眾,蠱惑人心,最該當斬。兒臣以為cd尚有數萬守兵,薑維大軍皆在劍閣,若是知道魏兵前來進犯cd,必定會派兵前來相救,到時裏外夾攻,定可擊潰魏兵;況且母親身在南中,若是母親知道cd危機,定當會派兵前來相救。如今豈可聽腐儒之言,輕廢先帝的基業?”
劉禪叱道:“你這小兒豈可識得天時!”
劉炎叩頭哭道:“兒臣願與父皇背城一戰,同死社稷,以見先帝。為何非要投降,若是如今一旦放棄,吾寧死不辱!”
劉禪哪裏肯聽,一邊令近臣準備將劉炎推出宮門,一邊令譙周、張紹、黃皓等人準備去做降書,準備獻城投降。
那些近臣正在把劉炎推出大殿,正在推搡中,忽聽到宮門口傳來一聲嬌喝:“住手!”
劉禪和文武百官聽聞此聲,心中大驚,急忙向宮門口望去,隻見一個美婦,身著銀甲白袍,手持一杆長槍邁進大殿。
文武百官見此,急忙向那美婦齊跪道:“拜見月妃娘娘”!那婦人冷冷地掃了眾人一眼,並沒有說話,唬的眾人趴在地上大氣都不敢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