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子,果然非人!”
“此文,明顯不凡,就不知具體如何?”
“《過秦論》寫秦,此文也是寫秦,他要針鋒相對不成。”
……
雖無一人出聲,但諸多驚歎和猜測從心頭湧出。
“妃嬪媵嬙,王子皇孫,辭樓下殿,輦來於秦,朝歌夜弦,為秦宮人。明星熒熒,開妝鏡也……”
“嗚呼!滅六國者六國也,非秦也;族秦者秦也,非天下也。嗟乎!使六國各愛其人,則足以拒秦;使秦複愛六國之人,則遞三世可至萬世而為君,誰得而族滅也?”
“秦人不暇自哀,而後人哀之;後人哀之而不鑒之,亦使後人而複哀後人也。”
步青雲聲音一落,全場一片寂靜,無一人出聲。步青雲這《阿房宮賦》委實驚人,一但為人所知,定然要是一片嘩然。眾人此刻之所以沒有如此驚駭,實因《資治通鑒》對於步青雲有莫大的認識。
步青雲當真是非常人也!
“《六國論》!”
幾乎沒有任何的停歇,步青雲又朗詠起來。
“六國破滅,非兵不利,戰不善,弊在賂秦。賂秦而力虧,破滅之道也。或曰:六國互喪,率賂秦耶?曰:不賂者以賂者喪,蓋失強援,不能獨完。故曰:弊在賂秦也。”
……
步青雲從一開始在語氣上給諸人勢如破竹的感覺,讓得眾人驚豔不已。其後往下一聽,全文綱目分明,脈胳清晰,結構嚴整;既深入又充分,邏輯嚴密,無懈可擊;而且句與句、段與段之間有緊密的邏輯聯係,而且首尾照應。
九公等眾人不由完全都沉寂在其中,順著步青雲的思路,不由頻頻點頭,極其認同步青雲所言。他們每一個人甚至都已經忘了驚歎,忘了驚訝。但隻覺步青雲此文論點鮮明,論證嚴密,其結構完美非常,堪稱大儒王朝之中的典範。
不知不覺之間,《六國論》就已經讀完,九公等人心神自其中從來,不由得就是一陣錯愕:步青雲竟然已經又做完了一篇文章,而他們剛剛竟然全部都失了神。
隻是還沒有等他們緩一緩,步青雲又已經再次開口了,讓得他們不由就是一楞,腦子發懵。
逆天了,步青雲簡直逆天了!
他們隻是在一旁聽著,還未能完全細細品味其中深意和精妙,但步青雲竟然又已經在做下一篇文章了。
這怎麼可能?
這還是人嗎?
若是說一篇爛過一篇也就算了,那個榆木腦袋都行,但如此的文章如何可能這麼容易做出!
他們再看那點燃著的一炷香,幾乎還沒有燃耗道一半。這個時候他們終於有些能了解,《資治通鑒》這樣的一部史書,步青雲為何能在短短的七天之內做出。
如此的才智,假若從不停歇,自然有可能,但古往今來誰能做到?
免費看書,關注微信公眾號:天涯悅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