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他的人幫著收拾屋子外麵。兩個孩子不肯睡也跟著跑前跑後的幫忙。等收拾完了也傍晚了。這邊有廚房。每家送來點用具。有送碗的,有送鍋的。陳靜都謝過收了。
但是陳靜謝絕了三家送來的糧食。昨天知道了現在每家糧食不多。陳靜不肯收,勸三位嬸子拿回糧食:“三位嬸子好意,阿靜心領了。但是現在大家糧食都不富裕。所謂救急不救窮。這糧食你們拿回去。我現在去跟裏正家借糧。今天已經很麻煩大家了。”
萬嬸子拉著陳靜說:“阿靜,雖然大郎沒了,但是咱們三家還在。大郎之前也沒少幫咱們。就是村裏之前有什麼事,大郎也都是去幫忙的。你們母子好好的。熬過這冬天就好了。這糧食你拿著。裏正家不一定能借來糧食的。”
陳靜笑著說:“我先去試試看。如果借不到我再留下這糧食好不好?”
大家看陳靜執意不要,也看得出陳靜性子要強。就答應讓她去試試。但三家就沒走,就在方家等著。如果陳靜借不到糧食,就把糧食給她。
栓子嬸子就歎氣:“如果是往年,咱們糧食都是吃不完的。今年這個雨水,差點引發了洪水。地都泡了。那點收成連稅都不夠。所以大家才”
陳靜點頭表示明白。讓他們幫忙看著孩子,自己去裏正家借糧
陳靜出了門。發現兩個孩子正在東院方嬸家院子裏掃院子。大大的笤帚拿著很費勁。兩人就合力慢慢的掃。因為慢,所以也沒有多大的聲音。他們就沒有注意。陳靜一看,眼睛就紅了。剛開始孩子出門,她以為孩子在院子裏玩。沒想兩個孩子居然在掃地。
方嬸子擦著眼睛攔下孩子:“大寶,寶丫,你們玩。一會讓姑姑掃。姑姑在收拾屋子,一會就出來收拾院子了。你們太小了,自己玩就行”
一珩抬頭一臉的成熟:“方奶奶,我們可以的。你歇著吧。”
陳靜拉著孩子們,說:“這個娘來做。你們還小。”
一諾也說:“娘,我們四歲了。不是白吃飯的”
陳靜攥緊拳頭。肯定也知道有人這麼說孩子,便說:“一珩,一諾,你們乖乖的,可以幫方奶奶幹活。但是不要幹太費力氣的活。娘出去一趟。馬上回來。好不好?”
兩人扔下笤帚一邊一個拉著陳靜:“我們一起去。娘別扔下我們”
陳靜知道孩子擔心便說:“好。你們跟著娘。”便一手拉著一個帶著孩子們去了裏正家
陳靜不認識路。隻好問人。村鄰指路完了之後一直好奇的看著陳靜。
路坑坑窪窪的土路。不是很好走。但是卻挺寬敞。村子很小。人家不是很多
到了裏正家。裏正家正在院子裏吃飯。他們家還算是比較好的,起碼是泥土的院牆。但是吃食跟村鄰也差不多黑乎乎的雜糧餅子,一人稀稀的粥。一個炒白菜,一個青青的菜。見阿靜過來,裏正問:“咋了?有事麼?”
陳靜直接跟裏正說:“裏正爺爺。我想借點糧食。夠我們母子一個月吃的就行。下個月最遲月中,就還。到時多還一半,您看可以嗎?我寫欠條”
裏正還沒說話,揚州就站來了說:“不用多還。爺爺。我去拿糧食吧。”轉身對著陳靜問:“一鬥粗麵,一鬥小米,一鬥高粱麵夠了吧?”
陳靜搖頭說:“我不知道。楊大哥看著來。”陳靜不了解這一鬥有多少。之前知道的古代一鬥是12斤多些,不知道這是什麼朝代,看衣服像是類秦朝代。但是看建築又不像。
揚州看她白淨的臉卻一臉冷靜,心裏覺得有點軟:“那再借你10文錢吧。買個鹽醬醋之類的。”然後就直接出去了找了袋子裝糧食。裏正媳婦看了跟上去。生怕揚州多給裝了。
裏正看了看沒說啥。陳靜要寫借條。裏正沒讓寫。其實借出去,就別想有還得日子了。自己也是看著一個年輕寡婦帶著孩子不容易,能幫就幫點吧。怎麼說自己也是一村裏正。而且大郎在的時候過年過節也沒少給自家送野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