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誌在刪述,垂輝映千春。希聖如有立,絕筆於獲麟。
蟾蜍薄太清,蝕此瑤台月。圓光虧中天,金魄遂淪沒。
螮蝀入紫微,大明夷朝暉。浮雲隔兩曜,萬象昏陰霏。
蕭蕭長門宮,昔是今已非。桂蠹花不實,天霜下嚴威。
沈歎終永夕,感我涕沾衣。
秦皇掃六合,虎視何雄哉。飛劍決浮雲,諸侯盡西來。
三人看完此詩,都不知是何意,便接著往下看去,隻待看到劍法《飛劍決》才知道,適才的那首詩是說明此劍法的出處。
眾人回頭再細讀那詩,皆是點頭讚歎,想來寫出此詩之人定然曆經了多少悲歡離合,世道炎涼。
三人想了片刻,又接著往下看去,先見得劍法名《飛劍決》,之後寫詩之人便將劍法記載成一首練劍歌:
頭腦心眼如司令。手足腰胯如部曲。
內勁倉庫丹田是。精氣神膽須充足。
內外功夫勤修練。身劍合一方成道。
丹田譬猶倉庫。蓄內勁之所也。身劍合一者。劍恍如其人肢體一部。凡其人之內勁能直貫注劍鋒。則其鋒不可犯也。
看完練劍歌,三人都難以讀懂,隻能再多看幾遍,這時隻聽得楊姬口中默念,想要將其牢記心中。
一遍又是一遍,楊姬早已銘記心中,隻是覺得書中言“讀書百遍其義自見”,這就一直重複讀來讀去。
就在楊姬約莫懂得第一句劍法之時,隻見淵龍劍劍身一平,劍柄對著楊姬飛了過去。
此時楊姬還在低頭念著劍法,隻聽玄沫叫喊,這才抬頭看見,立即側身一讓,劍柄恰好擦過胸口,楊姬立即伸手抓住。
這才抓住淵龍劍,楊姬便覺得一股暖意和力量從自己右手灌輸進入體內。
沒等自己反應過來,淵龍劍又如那日自己默念漫步微風心法一般帶著自己練起了劍法。
三人先是一驚,待看清楚之後楊姬是在淵龍劍的引導下修煉劍法,這才鬆下一口氣。
而欣嫣越看越覺得楊姬所走步法和使的劍法皆是劍法基礎,但是仔細看去卻又多了些許其他門派的步法:
眼法手法步法身法腰法為臣。是故令其閃展騰拿之輕靈便捷。則有如八卦拳。
其虛領頂勁。含胸拔背。鬆腰活腕。氣沉丹田。力由脊發。則有如太極拳。
而其出劍之精神。勇往直前。如矢赴的。敵劍未動。我劍已到。則又如形意拳也。
走了數百步,楊姬又重頭又開始走著。第一次楊姬不知突如其來的淵龍劍會帶著自己修煉劍法,這便專心隨著淵龍劍走著第二次,一個步法一招劍法都牢記在心。
走了數遍,楊姬似乎已然明白劍法第一句:頭腦心眼如司令。手足腰胯如部曲。越使越覺得得心應手,適才是淵龍劍帶著楊姬行走,現在已然變成了自己帶著淵龍劍行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