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青春可以劃分,也許初中+高中+大學≈青春。在這個從數學角度看似說不通的式子中包含了太多的歡聲、悲傷、後悔、無助、迷茫、奮鬥和選擇。肆意揮霍,傷痕累累依舊向前。多年以後回想起當初,有多少人是感謝又有多少人事暗自神傷。感謝當初努力的自己感謝自己的選擇成就了現在的自己,悲感自己的懦弱後悔著自己的選擇。在這三分的青春時光裏你還記得發生了哪些刻骨銘心最終又隨風淡去逝去的事情,它們就這樣駐紮進你的腦海裏心裏,無論你釋然與否,它們都永遠留在了那個叫做那年的青春時光裏。
那是2006年的9月,那一年她15歲,個子不高,也並沒有讓人一見傾心的容貌,但水靈的眼睛還有那充滿陽光的笑容讓她擁有暖化人心的力量。但仔細瞧瞧她長得也是個沒人胚子,但是因為黝黑的皮膚才讓她無法一下子吸引別人的注意。黝黑的皮膚是因為在生命的前14各年頭都隨著駐紮在鄉間做鄉村官員的父親的影響,在臉上烙下了貪玩的痕跡。隨著父親的調任,她一家三口來到了市裏,因此作為轉為轉學生她踏進了揚華中學的校門,懷著忐忑不安的心情她在課室門前來回的走動,始終不敢走到課室門口,也許是因為她已經整整遲到了半節課,但更多是內心的不安,這種不安從出門就迷路就體現出來了。
“老師,門口有人“。不知是哪個眼神厲害的人看見了她的影子,與其說厲害倒不如說他上課在開小差。老師走了出來,那是一個有著一頭長卷發帶著黑色眼鏡的老師,嚴肅的感覺讓這個來自鄉裏的小女孩更是緊張了,手抓著自己的運動褲,小聲地說到:“我、我、我是”。還沒來得及說完任老師就接過話說:“你是新的轉學生吧,快進來,等了你好久了”。這種緊張感是按捺不住的,和新生開學不一樣,作為插班生的她要融入一個已經彼此熟絡的團體談何容易。
“大家好,我叫許螢,來自立信中學,很高興認識大家”。小螢終於把聯係了一晚上的介紹詞說了出來,盡管還是緊張,但是她最後的笑容卻讓同學們記住了她那特別的名字,如螢火蟲般,即便微小但在黑夜裏缺無比的光芒耀眼。
“你的桌位在靠窗邊的最後一列第三個位置”。隨著老師的話小螢走到了自己的位置前,不知道周圍的一切,甚至連周圍的聲音都聽不見,不知道前後坐的是男生還是女生,唯一知道的是這個揚華重點班的桌位是那樣的奇特,單人單桌。心情平複下來的小螢像一隻剛到新環境的小貓一樣,對周圍的一切充滿了好奇,首先引起她注意的當然是她的前桌一個背影消瘦的男孩,目測有一米七多的身高,既臭屁又很腹黑的餘惜;她旁邊的是一個眼鏡厚度有一本作業本那麼厚的男孩,總感覺是學霸的類型,班上人稱物理天才的程陽;正前方一點鍾方向的是一個酷愛睡覺的男孩,他叫林資,呼嚕聲就差任老師沒聽見了,真的是林子大了什麼鳥都有呀;後方4點鍾方向的是一個齊劉海紮了馬尾的女孩,她叫殷倩,聽說是班裏的班花,小螢也隻能偷偷地瞅了一眼,畢竟她不想被發現自己到處亂觀察同學。她對於自己的後桌一無所知,畢竟不能轉身望著別人吧。觀察觀察著這節英語課也就結束了,果然一句話都沒聽見去。就這樣許螢熬過了她認為最艱辛的第一節課,然而小螢還是太樂觀來了。看著周圍的同學相互結伴著走出教室小螢才意識到下一節課是體育課。體育課對於一個初中生來說更多的不就是象征著集合熱身操解散後的各自玩耍嗎,男生當然就是籃球時間,女生不就是聊天小賣部嗎。因此在這個還未曾有朋友的新班級,這節體育課對於小螢來說無疑是寂寞的,這就是小螢青春的新篇章,一個不知道方向的新開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