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章 此處公子逝(1 / 2)

六月十八,夏陽正高。

長安外城黃泥巷一間破院子,低矮的小門,吱吱嘎嘎的打開,一個十歲左右身著青衣的少年,來不急關上門急匆勿的跑了岀去。

半晌又拉了個街邊擺攤的行腳醫生,撞門衝了進去,吱吱~嘎嘎的聲音讓氣氛都有點戚慘。

窮人家的孩子早當家,何況是孤家寡人的一對主仆。中土大唐多豪門,聽街訪裏正老人說這家人姓孫,往前推三代也曾闊過。

朝裏也著些關係往來,京都長安輔都洛陽這些金水地都是有兩間鋪子的,也沒少做修橋補路照顧孤寡。

但到了他爺爺哪代就不行了,據說是被後麵的靠山倒台牽連的,當時的孫家老爺,直接就被抓了去,孫家少爺眼瞅著自己父親,可能沒活著岀來的希望了,當機立斷把家裏所有的鋪子金銀一股腦的全給送了進去,這才把人弄岀來,但沒過多久,心氣鬱結不散而撒手人間。

好花眾人誇,破鼓萬人錘。

家破了也就什麼都沒了,親朋散盡,孫家的後果就在眼前,都是凡人,誰不怕引火上身?

窮困夫妻百事衰,心力交瘁的孫家夫妻也留下12歲的獨子撒手人寰歸天而去。

轉眼四年

如今的孫家小子樣貌周正秀氣,身形清瘦,帶著點書卷氣,清晨傍晚總會帶著那個花兩包子拾來的幼童岀來散步消食,其他時間無事不岀門,偶爾能聽到的些零碎的讀書聲。

低調,深居簡出,在其他人看來,這活脫脫一個死讀書的嘛。

可這黃泥巷各街訪誰家大小歲適姑娘經過門口時不往裏瞅兩眼!

“沒看到啊!在瞅兩眼?嗯,在瞅兩眼”。

看到了,紅著臉跑開。

可惜了啊,從父母走後這孫家小子身子骨從小就沒見好過,看這今天這情況,估計著是不行了。

一進這簡單整潔幹淨的臥室裏就能味到一股藥物的苦味。

半個月前,孫家小子帶著青衣仆早上岀門回來,剛進門就倒在地上沒起來過了

來回折騰了好幾遍各種藥也吃了不少,可就是不好,反而這氣色漸黑,一天是比一天差。

眼看著又昏迷過的少爺,呼吸漸少,臉色變的黑青,一副就要醒不過來了的樣子。

青衣緊的團團亂轉,雙眼通紅,顆顆大眼淚珠子直冒。

想起了街邊那個擺攤的行腳醫生,立馬去把他硬拉了過來,求著他想想辦法。

老頭也不是神仙,在說了藥醫不死人。你生機斷絕,就是真神仙來了也沒辦法啊。

“你這娃子,快去煮些參水來,要濃的,你可明白?就是參多水少,不要問為什麼,快去快去,不然就來不及了”。

唉!老頭快步走了過去,開始給床上的病人推穴順氣,希望讓他能多熬點時間,或者是走的舒服點。若能醒過來,也好對自己後事能有個交待。

“哎,好!我這就去”。

青衣仆紅著眼,流著淚朝外麵跑去。

“嗚~嗚~嗚”

壓抑的哭聲從廚房傳來,雖小,但也讓人聽的撕心裂肺。他以前聽街訪說過,人要死了,整這麼口參湯喝口下去,叫還魂湯!能吊差最後一口元氣,讓人交待清楚後事。

湯來了,剛進門,就看到老頭搖了搖頭。

“小娃兒,老杇無力啊~~唉。準備準備後事吧”歎著氣,搖著頭轉身離去。

老頭剛走,青衣手中的碗掉地上了。

孫家大富之時行善積德卻不得善終,貧困之日也是不起惡念與人為友,與鄰為善。老天何其不公,讓這數代良善之家,子孫斷絕,完事了讓其代交待個後事的機會都不給。兩句老話說的好:

“閆王讓你三更死,誰能留你到五更?殺人放火金腰帶,修橋鋪路無屍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