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一章 賞一個黃道吉日(1 / 2)

人太多,好吵。

秦睦忍不住在心裏吐槽,也隻能無奈地喝著悶酒。

今夜皇上大擺宴席與眾朝臣共同歡慶敵軍退降,從此國泰民安。

龍顏大悅,黃金萬兩、萬畝良田、玉石寶器,闊綽豪氣地賞給了眾位將士。這會酒過三巡,已是觥籌交錯,人心微醺。

此刻正在主位上和鎮國大將軍楊將軍說著話的皇上眼一瞥竟然看見秦睦和同桌的將士在一杯接一杯地喝著酒,頓時樂了,“秦睦小子,怎麼,在邊塞沒有酒喝?”

皇上的一句話自然將全場的焦點引到了秦睦身上,一塊在邊塞打過仗的將軍們哈哈大笑,而不少隨同官員出席的嬌生貴養的女兒們則是臉臉嬌羞地看著這位年輕氣盛、軍功威揚的少年將軍。

秦睦訕訕的把酒杯放下,心中諸多怨言,默默吞下。“啟稟皇上,邊塞的酒又濃又烈,喝不得多少;京城的酒又甜又軟的,自然是多多益善。”

這回皇上倒是暢快地笑了,眾朝臣也盡情地陪著笑。

“你這小子!朕可是聽楊將軍說你在邊塞可是同在京城大不一樣,說你是有勇有謀,能大敗敵軍萬萬不能沒有你的功勞。”

不料楊將軍竟主動地站了起來,向皇上拱手行禮後才出言:“皇上慧眼,命了安平王府世子為少將隨同大軍前往邊塞。這小子初到邊塞,眾將士沒有多少個服氣,他愣是單挑了善於騎射的崔將軍,最後兩人糾纏了一天雖險敗,但一句”我隻是沒吃過苦不是吃不了苦“讓大軍上下對他改觀,也在他帶領的第一場戰役獲勝後深深信服於他。秦睦在戰場上機智果敢,往往也會有很多獨特的法子讓敵軍防不勝防。我軍逼入敵軍的城池時,秦睦主張決不能對傷害敵國百姓一分,這般大義這般通情讓我軍戰士、敵軍戰士紛紛觸動,也加速了敵軍的主動投降,可謂是少年懷仁英勇不凡。”

在場的將士們聽到最後竟是有些人已經熱淚盈眶,安平王、李太傅等人也是欣慰地點點頭。

大義通情,讓在外為國廝殺的將士們心間溫暖。然不過還是場麵上的鼓動人心的說話,實質上是欲擒故縱。借著著大義通情的名聲,首先收服了他國百姓和部分敵軍的心,再者利用這樣的仁舉傳頌天下(有的是辦法),敵軍如果再入侵燕朝、傷害燕朝百姓就必然遭天下人不恥。

看著宴席上一大片的人都眼睜睜注視著他,秦睦心理又是無奈又是難受,他從來是個低調的人啊。

“臣隻是做分內之事,楊將軍過謙。”

這時,從宴席中走出一人,暗紅色的皇子正裝,麵上卻是一副清雋疏離的模樣,手中握著一杯酒。“秦將軍有勇有謀,我燕世晨佩服,更為燕王朝有這樣愛國愛民的將領而心生自豪,我敬你一杯。”

“不過是從小訓導的仁義禮智信,做到如斯地步本就理所當然。”十三皇子冷冷出聲,驚煞眾人。

在眾人紛紛讚歎的時候來了這麼一句,難道十三皇子和秦將軍果真不和?

秦睦即使再看不上十三皇子這會也十分地感激,他可不想太快見光死,低調行事才能長命百歲。

一直在旁邊觀看的安平王忍不住為秦睦說了句話。“十三皇子說的是。小兒以前闖禍太多,要學習的還有很多。”

聽了楊將軍很多讚賞的話語,加上大軍見傳揚的名聲,皇上也不得不開始看重這個有身份有才幹的少年,看見這兩個目前最優秀的兒子紛紛出聲,心中九轉回腸。

宸皇最終出聲,“秦睦你也不必謙虛,有功便是有功。看來朕剛剛賞賜的寶物不足以表達朕的賞識呀,秦睦,不如你說說還想要點什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