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八回 摯愛別離情難卻 仇人見麵恨不消
梁慶之揮動大刀和武田鬥在一處。梁慶之和他一交手,立即感覺到對手過去幾年刀法進步神速,他的雙刀刀法精湛絕倫,快準狠集於一身。中原刀客能出其右者應該是鳳毛麟角。
書中暗表,梁慶之豈能知道,這武田在長白山狼狽逃竄以後,來到朝鮮南部,倭寇占領區,受到重用。他每天以用朝鮮俘虜練刀,每天都會把抓來的俘虜捆綁起來,無論男女老幼都成了他練習拚刺的活靶子,他練刀的方法簡直殘忍至極,喪盡天良。
但是,不可否認的是,勤奮的練習讓他的刀法精進不少。
正在他思考之際,那倭寇雙刀已經劈了過來,梁慶之不敢怠慢,奮力舉大刀相迎,隻聽“嘡嘡”兩聲,那倭寇被鎮得倒退兩三步,立即感覺虎口猶如崩裂,雙臂發麻,他心中暗暗佩服梁慶之,心想這個支那人力大無窮,不可小視,和剛才那人相比,剛才那人是憑借武器相克和我僵持,而這個人武功高強,刀沉力大,擊敗他需要巨大的耐心。所以這個倭寇也不敢掉以輕心,於是晃動雙刀再次和梁慶之鬥在一起,這一次他不敢再像上次那樣和梁慶之硬碰硬,而是處處留意,力避梁慶之的重刀,招式上也如同彩蝶穿花一般,變得更加輕盈,卻更加精準狠辣。這也讓梁慶之不得不多加留神,更不敢懈怠。
就這樣,二人大戰了三十多個回合,不分伯仲。
但是梁慶之卻不能忍受二人這樣膠著的纏鬥,因為他感覺麵前的這個倭寇的雙刀,幾乎沒有破綻可尋,進攻招招狠辣,防守無懈可擊。而且自己部隊以少敵多,時間拖得越久,消耗越大,縱使各個都能以一敵多,也畢竟不占人數的優勢,因此速斬敵酋是僅有的出路,隻有這樣才能擊退敵軍。
他在焦急之際突然想起了當初參加武林大會,少林方丈曾和他講過,使雙手刀者,曾有北宋山東梁山俠女,一丈青扈三娘,使用日月雙刀,與五虎大將之雙鞭呼延灼大戰三十回合。方丈亦告知,天下使用日月雙刀的首推魔刀門歐陽震濤。他的日月雙刀左右互補,恰如以二敵一,使對敵者往往感覺難以招架。但是也不是沒有破解之法,從道理上講,既然是雙刀聯合使用,相互補充,那麼左右兩把刀單獨施展,必然各有不足,隻要抓住其中一隻手的弱點,不斷攻擊,另外一隻手裏的刀,必然會亂了方寸。這等交鋒不同於兩支軍隊相互照應,一個人的雙手不會顧此不顧彼。誰都不會豁出一條胳膊去搏得一場不著邊際的勝利。
梁慶之料想,這倭寇也是人,斷然不會雙手刀都沒有破綻,若是真那樣也無法左右融合了。而現在自己完全可以把他的兩把倭刀看做日月雙刀,所以自己應該攻擊一側為上。梁慶之還發現,那倭寇應該是個左撇子,因為他的主攻方向在左邊,因此他決定攻擊倭寇的右側,倒逼倭寇用左手刀救援,這樣左邊過度使用必然有破綻露出。此時再佯攻左側,倭寇左手掄刀回防,必然讓右側變弱,這樣左右補缺,必然會露出破綻,也可分化了左右的招式,此時再抓住戰機,全力攻擊,必然一刀定輸贏。
想到這裏梁慶之全力攻擊那倭寇右邊,那倭寇果然是左撇子,所以右手刀單獨迎擊春秋重刀顯然無法抗衡,於是雙刀一齊偏向右側。梁慶之心中暗想,這倭寇顯然是上鉤了。於是他馬上揮刀又佯裝橫掃左翼,那倭寇慌忙後撤,並下意識的揮動左手刀迎擊。此刻他的前胸門戶大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