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章 興風作浪(1 / 2)

兵法有雲:疾如風,徐如林,侵略如火,不動如山!

戰機稍縱即逝,放緩大局,著眼當下,戡亂事以定人心,悉心耕耘自家的一畝三分地,漸漸促成霸業之基,遂自然稱雄一方,而已為諸侯。

更何況,在可謂以一當萬的千餘超時代、機械化的鐵甲尖兵團們有條不紊、按部就班地嚴密拱衛之中,占領廣東一隅猶勝大火燎原之迅猛,爭得一城一池當真是小事一樁,恰似探囊取物一般手到擒來。

賽千宿恬不知恥的打著紅花會之醒目旗號,率領所部精銳勢如破竹連連攻城拔寨、斬將搴旗,數天之內便輕而易舉的牢牢拿下了十幾座城鎮、村坊,共上百裏沃土!

不過隻有千餘部下,雖一個個皆是震古爍今之驍銳雄兵,但盤布分防開來也難免顯得有些兵微將寡,且如此浩大規模的軍事行動,千餘人怕是得要疲於奔命、應付不暇,而兵力亦隨之捉襟見肘、掣頭露尾。

故,賽千宿開始張揚旗鼓的大肆招兵買馬,收納了多達二三十萬全副武裝的冷兵器敢死隊,俗稱脅從後備役。

這前前後後雇傭兵式的幾十萬雜牌部隊的各項任務,其實就是充當“城-管大隊”或“特-警總署”來用,平時就幹些巡邏搜查、打掃戰場、維持治安、消弭騷亂、勘察地形地貌、搖旗呐喊壯聲威等等簡易粗活,且大都由雷老虎管轄,讓其手底下握著些乍看“壓倒性”的兵力,以令之和和氣氣的不生忌憚、無有猜疑之心,然主要攻城掠地、戰後防備等事宜還得靠對賽千宿忠心耿耿的鐵甲尖兵團。

前提是莫要窩裏鬥,但倘是雷老虎沒有自知之明,膽敢稍有異心,賽千宿不介意大義滅親!

當然了,賽千宿不失所望,指揮若定,雷厲風行且滴水不漏,將自家的一畝三分地布置得固若金湯,還不傷一兵一卒,就連番把清軍派來征討他的十萬先鋒步騎打得丟盔棄甲,而後使得隨後的百萬八旗潰不成軍,以致於當時滿山遍野的狼奔豕突、抱頭鼠竄!

滿清百萬大軍半月不到便土崩瓦解,那情形就似割韭菜般一邊倒的屠戮。

經此一戰,滿清根基搖搖欲墜、國本大敗虧輸,朝野悚然驚懼並畏之如鬼。

風聲鶴唳之際,賽千宿威名遠震,見局勢大好,乘機吞並了兩廣、貴州、川蜀等地,一時間足足擴地千裏,遂於天府cd首先登基為帝,號曰“千皇萬帝至上無極逍遙仙尊”!立國玄之又玄,故弄玄虛,是為“大玄”!

至此天下風起雲湧,盜賊蜂起,群雄割據,紛紛舉大旗、扯虎皮聚義興兵,有甚者嘯聚山林更稱王,億兆百姓不約而同地自斬去豬發辮,各方勢力及武林門派也大都揭竿響應,半壁江山隨之戰端頻仍,戰火紛飛蔓延開來,南北大地籠罩著一片濃濃狼煙!

賽千宿則一邊大動幹戈幾近窮兵黷武的拓展戰線,一邊又四處抬價販售他的“低劣”軍火,兩頭都不曾落下,悠哉遊哉地做起生意來,唯恐天下不亂。

起義軍這邊剛砸鍋賣鐵和他買到幾百門“先進”的大口徑山炮,轉過臉去他就偷偷摸摸地賣給滿清朝廷數千杆19世紀的製式步槍,所作所為可謂是十足的牆頭草。

而滿清朝廷得了好,賽千宿也適時就坡下驢買個麵子,慢慢放緩了對北地的攻勢,其實是步子邁大了容易扯著蛋,一口吃不成胖子,應該休養生息,韜光養晦,穩固地盤,消化戰果。

滿清朝廷這邊隻堪堪保住了隸屬北方的要衝行省和京畿地帶,見此還真是歡喜得不行,遂想當然耳的以為賽千宿欲另立山頭而與紅花會鬧了矛盾。

弘曆便昭告天下,要和賽千宿平起平坐,甚至稱兄道弟,就效仿戰國齊、秦並立東西之勢,而後更是趕忙嫁了個滿族公主給他,象征著兩家和好並結為姻親,實則是分化起義軍聯盟,不過是區區挑撥離間之策罷了。

賽千宿毫不在乎,他本來就不是紅花會的,依舊我行我素、目中無人,肆無忌憚的投機取利,管得著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