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九章 浴血關羽(2 / 3)

聽到關羽如此言語,張純隻好乖乖閉上了嘴。他自然知道關羽和我的關係,在知道我的態度之前,他是無論如何不敢得罪主公的義弟的。他雖然謹慎,卻還不是死諫型的人。

“一會自己留點心就是。”張純如是想到。

隨著一聲炮響,山穀叢林之間,似是有千軍萬馬,呼嘯著朝張家軍殺來。張舉部見張辰如此安排,早就做好了路上遇伏的心裏準備,當下雖然慌亂,但還不忘結陣抵抗。他們知道,堅持到張辰來援,自己就會平安脫險。

雖然隻有區區幾百人,但在有準備的情況下,倒也沒有出現潰敗。這倒是出乎關羽預料之外。看著被困在路中間的幾百家丁拚命抵抗著,關羽終於想起了張純剛才說的話,也是自己心裏不願意承認的事實,對方確有準備。

看著兩方竟然僵持不下,關羽還是決定親自出手。他相信,隻要自己加入戰團,馬上就可以撕破敵軍的防線,輕而易舉,甚至自己都不用出盡全力。

伏兵的精髓在於,打消敵軍士氣,擾亂敵軍陣腳。有心算無心,出其不意,攻其不備,方有奇效。若敵方早有準備,那和正麵對戰已經沒有了區別。

在這狹小的空間,雖然暫時關羽部人數占優,但施展不開,真正交戰的隻有中間一小部分。況且敵方士氣未消,結陣相抗,在沒有猛將帶領的前提下,很難立即將其擊破。

關羽決定親自上陣的原因還有,看到敵方並不慌亂,似是等待援兵。若真等到那時,對方援軍到達,對己方士氣肯定會是不小的打擊。雖然自信,即便是在那樣的情況下,自己也有能力擊破敵軍,但己方傷亡肯定不在小數。跟隨趙強這段時間,關羽自是知道趙強愛兵如命。每次戰鬥結束,任何一丁點傷亡都會讓趙強悲痛萬分。自己萬萬不想因為自己的大意,給大哥帶去過多的傷害。

有了關羽的加入,戰局確實瞬間扭轉,隻要有關羽帶領的戰線,馬上會向前推進。關羽一把青龍刀,大開大合,甚至連己方士兵也隻有遠遠跟著,收割殘兵的份。敵方隻要有敢掠其虎須者,馬上便會為這蕭殺夜色平添一隻亡魂。

關羽正殺的興起,卻見後方騷動。軍士來報,果不其然,張辰帶領援軍襲擊後方。

但見張舉部看到敵方的騷動,知是援軍到來,士氣高漲,而官兵的騷動卻是如水之漣漪一般,慢慢擴散。

關羽固然勇武,但幾百個人就算站那兒讓他殺也得殺一時半刻的,更何況此時對方正士氣高昂的拚命抵抗。見到後方騷亂越來越重,自己一時又無法全殲張舉部,自己不得不轉戰後方,以期扭轉戰局。

官軍受張家威壓已久,心裏或多或少都存在對張家的懼和恨,當懼的成分壓過恨時,往往就提不起反抗的勇氣了。若官軍占優勢時,他們因為恨,會拚命殺敵;若是淪為劣勢,那他們心裏的懼就會讓他們絲毫沒有抵抗的意識。

後方遭到突襲,正是印證了後者。

在沒有關羽親自帶領的前提下,甚至都沒有一個人敢深入敵陣。雖然經過這段時間的訓練,官兵戰力初成,但心裏的陰影卻不是這短短幾天的訓練能夠驅除的。

“張家老兒,我關某今天要將你挫骨揚灰。”看著一個個倒下的官兵,關羽如此想到。手中的青龍刀,在不斷的收割著一個個敵人的生命。關羽向著後方行進,於路,一片狼藉。

關羽的墨綠鎧甲已經被鮮血染成紅色,但關羽猶不自知,到得後方,沒有絲毫停留,便加入戰團。

關羽的勇武,似是給已現潰敗的官軍找回了一絲抵抗的勇氣。在關羽身後,慢慢聚起了收割敵軍的一輛推車。所過之處,無人生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