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六章 閉月貂蟬(3 / 3)

“哥哥本來就是好色嘛......嘻嘻!”張寧無辜的申辯道。

“那哪個男人又不好色?”我頓時氣結。

是啊,又有哪個男人不好色?自己不是故意掩飾容貌才得逃路上那些色魔的手掌嗎?

“還未請教姑娘芳名?”

“民女隨母姓刁,乳名喚作秀兒。”

刁秀兒,貂蟬,刁秀兒。難道她便是三國第一美女貂蟬?記得曆史上,貂蟬便是司徒王允收養的歌姬,來曆並沒有明確記載,不過既然是歌姬,想必出身定不顯貴,很有可能便是碰巧救得的流民,發現頗有姿色,才收為義女的。這種解釋倒也說的通。想不到自己無意間救得人竟然便是貂蟬?

若說自己最喜歡的三國美女,貂蟬當居首位,其次便是姐妹花大小喬,還有才女蔡妍,再次便是洛神甄宓。貂蟬不光生的閉月之容,更難能可貴的便是心懷大義,為除國賊,屈事董呂。大小喬自不必說,哪個男人能禁得住姐妹花的誘惑,況且兩個都是絕美容顏。蔡妍讓人動心的不隻是有絕美相貌,更兼通天的才氣。加上她淒慘的際遇,更加讓人心疼,心動。甄宓的美不消多言,單憑稱謂洛神中的一個神字,便能知道她在人們心中,尤其是在男人心中的地位。

“秀兒姑娘如何來到此處?”

“家父早喪,又逢黃巾戰亂,母親帶小女逃難,不想途中失散,民女一人漂泊至此,恰逢大雪,卻衣裳單薄,更兼幾日未曾進食,故而昏迷道旁。幸得將軍相救。”

短短幾個字,說來簡單,但個中艱辛,又有誰能體會?隻有當事人知道其中苦楚。

又是黃巾之亂,但這責任又是有誰來擔負呢?黃巾嗎?曾幾何時,他們也是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的良民。

“一路之上,苦了姑娘了。秀兒姑娘可曾取名?”古時人的名有兩種,一種是出生時取的乳名,也就是小名,比如曹操的曹阿瞞便是此類;再一種才是成年是取的正名,連同表字都是在成年時才會取。我問貂蟬的便是後者。

“隻有乳名,家父早喪,又逢戰亂,並未取名。”

“我有一名,送於姑娘如何?”不叫貂蟬的貂蟬,還是我心中喜歡的那個貂蟬嗎?

“將軍請講。”她倒是也沒有拒絕。

“貂蟬。貂,於刁同音,兼取裘意,意為貴重;蟬,意輕靈。希望秀兒日後終得富貴,擺脫往日傷悲。”

“謝將軍賜名。”言罷竟要落淚。雖然名字寓意是好的,但我又何嚐不是有著私心。不用感動成這樣吧?

在古代,賜姓,賜名,賜字,都是對對方身份的一種肯定,以及無上的獎賞。我給貂蟬取名,雖然談不上賜,卻也讓孤苦無依的她感受到一絲親情,一絲關愛。人在經曆過苦難之後,心理也是非常脆弱的時候,稍微的刺激就可能讓其崩潰,相反,少許的關愛就可能讓他重新振作。

貂蟬,三國第一的美女, 從今天開始,由我來重新塑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