等到黃埔嵩、朱雋大軍趕來,黃巾已是潰不成軍。兩軍加入也隻是擴大戰果而已。這也讓黃埔嵩大感驚訝,雖然占了夜襲之利,但黃巾畢竟有八萬大軍,靠著三千軍就能殺得黃巾倉皇鼠竄卻是匪夷所思。孰不知,受驚的黃巾軍看到如地獄惡魔般屠戮閻羅的張飛,僅有的一點勇氣也蕩然無存。將是軍的膽,這也是為什麼古代有言,千軍易得,一將難求。一個好的統帥,作用可抵千萬大軍。官軍在絕世猛將的帶領下愈戰愈勇。反觀黃巾軍,在張寶被殺,張梁逃跑之後,就隻有跪地乞降的份了。
是夜,長社大捷,繳獲物資錢糧馬匹極多。張梁在潁川失利,北投張角去了,潁川黃巾勢力基本肅清。黃埔嵩自是上表請功不提。
“大哥,張寶被俺給殺了。那廝為救他三弟,性命都不要了,我敬他是條重義氣的漢子,能不能請大哥不要上報黃埔將軍?我想葬了他,也算對得起這一世英雄了。”打掃完戰場,張飛竟扭扭捏捏的跟我說。
“哦?嗬嗬,人是你殺的,功勞是你立的,既然你有這想法我自是不會反對。屍首交給朝廷免不了梟首戮屍,保全他一具全屍也算了你的心願吧。”想不到大老粗張飛還有這心思。雖然張寶是他殺的,但同樣張寶臨死前表現出的大義也得到了張飛的認可,但立場相左,人不得不殺。
“亂世紛戈,英雄相惜,人生難得幾知己。若得太平天下日,把酒言歡自不提。
繳了賊兵,斬了敵將,殺戮無休爭寸地。功成骨枯誰英雄,秦皇漢武空乏力。
周公吐哺,涎足握發,良謀勇武用命時,他朝待得天晴日,敢笑如此堯舜禹。”
忽然想起了文字獄,不知道東漢是不是已經出現。情之所動,竟不自覺發出感慨,幸虧沒被外人聽去。
“俺聽不懂,大哥是答應了?”對牛彈琴說的就是張飛......
“恩,既然你不要這天大的功勞,我成全你便是。你且藏好他的屍首,待得幾日,差人送去張角處,讓他兄弟好生安葬了,也不枉他一時英雄。”張梁現今生死不明,張寶被張飛斬了,張角不久也要病死。這三兄弟下場確也夠淒慘的了。本是官場腐敗,朝廷無道,使得天下動蕩,民不聊生。揭竿而起,反抗也在情理之中。但卻以失敗告終,最後屍骨無存。可憐了這不第秀才,落得個家敗身死的下場。也許朝廷容不得他們,不過在我們看來怎能不說這張氏三兄弟不是一時英雄呢?
“謝謝大哥。隻是大哥的功勞......”
“無妨,破了黃巾本就是大功一件。更何況,如今朝廷能不能論功行賞還為未可知。即便有再大的功勞,若無門路,也是求官無望。到時走些門路也不會差了獎賞。”這是千古不變的定律。為了不讓張飛心生芥蒂,我故作輕鬆的說道。
當天晚上,黃埔嵩大擺筵席,犒勞一眾將士。我兄弟因獻策有功,又是打的前鋒,因此更在嘉獎之列。
席間推杯換盞,好不熱鬧。難得一時的逍遙快活。但寧靜沒持續多長世間,就有軍士報來更讓我心潮澎湃的消息:營外有隊軍馬前來求見。自稱是騎都尉曹操,前來助戰。
受現代戲劇等影響,曹操在人們心中的第一印象就是白臉奸臣,奸猾小人。總之負麵評價遠遠多與好評。但隨著對三國的認識加多,我越來越不以為然,反而更看好曹操。無論治軍,理政,權謀,文采,曹操都可說是出類拔萃。削發代首,夢遊殺人,斬督糧官,分兵屯田,詩詞歌賦,相信對於熟悉三國的人來說,這些曹操的故事大家都不陌生。隻是受正統的擁漢思想,人們把曹操歸為奸臣一類。作為現代人,應該看到朝代變遷的曆史必然性。正所謂大漢氣數已盡,和當有人取代。盡管如此,曹操一生還是沒有稱帝,可見他也不是沒有一點忠君思想。隻是當時社會,朝廷是毫無威信了。諸侯哪個不是對朝廷陽奉陰違,又為何獨罵曹操?難道說袁紹擁了帝就會對皇帝恭敬有加,唯命是從?
“快快有請。”黃埔嵩應該認識曹操,而且應該是熟識。聽說曹操前來,顯得格外高興。我也想看看這神乎其神的一代奸雄,會不會有三頭六臂?
片刻軍士領進來一位少年將軍,皮膚黝黑,劍眉星目,七尺身材卻掩蓋不了那傲人的英氣。漆黑的鎧甲給人一幅厚重的感覺,可見曹操也並非文弱之人。雙眼晶光時現,透漏著睿智之氣。論長相屬於那中不算養眼但令人倍感親切那一種,很難想象就是眼前這位貌不驚人的少年將軍在未來幾十年間,縱橫捭闔,馳騁中國大地,稱霸諸侯之間的。
“下官拜見黃埔將軍、朱將軍。”此時的曹操隻是個騎都尉,還沒有日後割據一方那種霸氣,在黃埔嵩麵前,一臉恭敬神色。
“孟德免禮,今番我軍大敗黃巾,特擺筵席慶功,孟德不必拘禮。”黃埔嵩倒也沒擺架子。一幅溫和長者的氣度。
隨後曹操在黃埔嵩右手入席。
“多謝將軍。不知這位將軍是?”剛落座,曹操竟把目光落在我身上。可能是見我席位在黃埔嵩左手首位,但又未曾見過我,故而發問的吧。何況我身後還坐著關張趙三個一看就非等閑之輩的猛將,更是惹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