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巾雖眾,大多不過是放下農事的窮苦百姓。隻要斬殺了敵將,去除了首惡,黃巾眾必不攻自破。到時還得仰仗翼德勇武,斬將立功。”劉備當年也是靠張飛關羽斬了程遠誌、鄧茂,黃巾眾才不攻自破,自相逃命的。如今我手下多了個趙雲,隻要斬了敵將,相信破黃巾還是沒問題的。
“嘿嘿,好說好說。”這張飛,給根羽毛就想飛上天了。
一路無話,直至距任城三十裏外。隻見賊寇滿山遍野,皆披頭散發,以黃巾抹額,正是黃巾賊。史上說程遠誌部攜眾五萬餘人,眼下這何止五萬啊。不過人多則多矣,但卻是五花八門什麼人都有。行將就木的老頭兒,走路還得拄著拐杖;年不及冠的孩子,不知是要打仗還是在玩耍。甚至還有婦孺摻雜其中,這哪是軍隊啊,分明是一個遷移的部落嘛!
但不管怎麼說,這確是黃巾無疑。
當下二話不說,張飛就帶了百餘人衝了過去,突其不意,攻其不備。這百餘人就像是一把鋒利的長矛,所到之處,平添多少亡魂。而矛尖之處,正是張飛。黃巾眾登時大亂,隻是大喊大叫,四散逃命。這應該是黃巾軍負責運送錢糧輜重的後勤兵,要麼不可能一點抵抗意識也提不起來。看著一個個倒在血泊之中死不瞑目的老弱婦孺,我心如刀割。這就是繳賊麼?曾幾何時,這些人也是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的良民。是什麼讓他們選擇了從賊?錯,是在他們嗎?
我連忙令人鳴金,張飛也意猶未盡的殺了回來。“大哥,我正殺的痛快,如何鳴金收兵?”
“此皆被黃巾攜裹的貧苦農民,迫於生計才跟隨黃巾。我等隻除首惡,這些毫無反抗之力的老弱孩童殺之何益?吾心實為不忍。待會兒賊寇首領到來,自有你拚殺的機會。”張飛也不是大奸大惡之徒,對於這些毫無反抗之力的農民揮起屠刀也是心有不忍,不過對方即為賊寇,他才大開殺戒。不過此時聽我勸阻了,便沒有再堅持屠殺。而是把目標轉向了所謂的“首惡”。
果不其然。不久就從後方來了一隊像樣點的賊人。至少武器每人有一把,盡管這些武器包括鋤頭鐵鍬之類。為首一人騎馬出列衝我們大喊:“吾乃天公將軍麾下頭領程遠誌是也,爾等何處狗官,竟敢以些許兵馬犯我天威?”
還是程遠誌,注定了你要死在關羽大大之手。
“吾乃山野之人趙強。黃巾賊人處處燒殺搶掠,所過之處雞犬不寧,有識之士人人得而誅之,何須為官。念汝等初始亦皆良善,放下武器或可饒你們一命。若執迷不悟休怪我等刀下無情。”戰前開場白是自古皆有,先表明自己的正義立場。說完才是真正動手的時候。
“當今皇帝昏庸,百官無道。我等跟隨大賢良師救民於水火有何不可。爾等執意為朝廷賣命便要試試吾之大刀鋒利與否?”這程遠誌還能扯幾句文辭,著實不易啊。不過現在不是論文采的時候。為待他出馬,早有一將徒步衝將出來。邊跑邊喊:“吾乃大將鄧茂。哪個敢出來送死?”剛剛喊完,竟被騎馬衝上去的張飛一矛刺個透心涼。臨死都沒看清張飛是怎麼出手的。張飛挑起鄧茂的屍體,揮舞兩下,竟朝程遠誌扔去。
“呔,辱我太甚。”程遠誌見張飛隻用一招就斬了得力武將鄧茂,登時心下駭然。但被張飛的舉動徹底激怒了。拍馬出陣,直取張飛。此時關羽也安奈不住了。拍馬迎上程遠誌,手起刀落,連人帶馬劈為兩段。程遠誌死前隻有一個想法:好快的刀法。
見兩個主將竟然都被一招秒殺,黃巾眾頓時大慌,皆倒戈而走。象征性的帶人衝殺一陣。黃巾散兵降者無數。那些離得遠跑得快的,我們並沒有追趕。隻是就近繳獲了黃巾的軍資錢糧。畢竟我手下這些人也得吃飯不是,我現在有沒有內政收入,隻得暫且靠繳獲了。至於那些隻身逃跑的人,有沒有飯吃我也管不了了。畢竟人太多了,我一己之力是心有餘而力不足。清點降兵,竟有三千餘人,而我的手下基本沒有傷亡。於是擇其青壯將部隊補足一千,餘者都給了兩日幹糧放走了。現在我沒有地盤,人多了養不起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