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章 首聚鄉勇(2 / 2)

“子穎兄心念百姓,體恤生靈。兼具文武,不是仁德。羽願跟隨。”我心中的大石頭也落了下來。若單以才論,我自信憑自己對大勢的把握及千年的文化素養,比這些三國人士隻長不短,怕得是這傲氣的關羽不按常理出牌。還好怕得事沒有發生,關羽竟答應了為我所用。隻是我不知道的是,關羽知道群雄割據的時候才真正對我的預見能力心服口服,也是到那時候才對我死心塌地。此為後話。

“哈哈,吾莊後有一桃園,不如我四人結為異性兄弟,然後共圖大事如何?”沒想到物是人非,張飛竟還是說出了這句台詞。不過劉備換成了我,而且多了個趙雲。

“如此甚好。”三人都無異議。

就這樣,史上有名的桃園三結義變成了桃園四結義。

我年齡最大,二十五,為長。關羽二十二,次之。張飛十九為弟。趙雲十七,居於末。日後我手下關張趙三兄弟是我爭霸的資本,也成為了聞名中國令人聞風喪膽的名將。

祭罷天地,祝完誓詞。四人又是一番痛飲。約好明日便糾結鄉勇,準備前去投軍。一夜無話。次日清晨,張飛便散盡家財,遍貼告示,招籠義兵,言抗黃巾之事。三日之間,竟得鄉勇五百餘人。多數是逃難至此的流民。古代好多從軍的都是無衣無食的貧民,參軍的目的很簡單,就是為了有口飯吃,不亦悲哉?

值得一提的是,張世平、無雙兩位中山大賈竟然也找到了張莊。俱言黃巾當道,北路不通之事。聽聞此地有義勇糾結以抗黃巾,故此前來獻上良駒五十匹,镔鐵千斤,並許多錢糧之物。這真是雪中送炭啊。張飛雖家境殷實,但要養這幾百號義勇就有點捉襟見肘了。有了張世平、蘇雙兩個商賈的資助,得解燃眉之急。隻是可憐了劉備大大,兩個兄弟被我拐走了,這原本獻給他的錢糧兵器也成了我的囊中之物。不知道他還靠什麼起家?

於是打造兵器鎧甲。我一身紅色銅鎧,武器狼牙棒長兩米一,重九十六斤,頭部骨碌掛滿尖刺,尾部成刃狀,首尾皆可傷人。我也是考慮到現在自己力氣大的驚人,馬上征戰武器是一寸長一寸強。武器越重傷害力越大,當然前提是你能舞起來。關羽打造的是一身墨綠鎧甲,武器果不其然還是長柄偃月刀,名喚“冷豔鋸”,重八十二斤。張飛則是一身黑鎧,丈八蛇矛重八十六斤,說是矛,其實跟槍差不多,隻是尖端帶彎曲狀,且兩側皆帶刃而已。尾部也是如槍般帶尖刺。趙雲則還是一身白色鎧甲。鐵杆銀槍是自己原本就有的。乃是師傳“帶雨梨花槍”。連同坐騎趙雲都是選得一匹白馬。加上趙雲人長的也是白白淨淨,端的是英姿颯爽。那些個義勇就沒這麼好的待遇了,甲胄隻是帶了點銅片的牛皮鎧而已。武器也都是製式樸刀。至此,我算是有了自己的第一支軍隊。

稍加演練,待一切收拾停當,一行人便浩浩蕩蕩向著幽州治所範陽行軍而去。畢竟私聚鄉勇無名無份。隻有經過官府認可,才能成為正義的剿匪軍隊。也隻有這樣朝廷才會記你一份功勞。

涿郡離範陽三日路程。一行人隻用了一天多的時間就到了目的地。這也是我刻意要求的,統兵作戰要時刻保持警惕,同時也要無時無刻不想著操練軍隊,急行軍也是對部隊很好的鍛煉。隻有平時多加操練,戰時才能多一份活下去的保證。我對大家如此解釋,大家也都深以為然。

而此時的範陽卻是城門緊閉。一洲之治所,卻滿目蕭條。城外竟然一個人影也沒有。城牆之上,守軍如臨大敵,警惕的望著我們一行人。“城外何人?為何到此?”一個校尉模樣的人向我們喊道。

“吾等乃涿縣義兵,特此前來以助太守抵禦黃巾。還望大人代為通報。”我記得188年劉焉才建議皇帝設州牧一職,他自己去益州做了土皇帝,也是188年劉虞才到幽州出任的幽州牧,而現在的幽州太守應該還是劉焉。

“你們稍等一下,我這就去通報。”說是稍等,我們在城外足足等了一個時辰,才見城門打開。那校尉領著一隊守軍朝我們走來。看來劉焉對於我們的身份有所懷疑,剛才太守府想必對於是不是讓我們進城有過一番激烈的討論。隻是不知結果如何?

“太守大人有令。對爾等前來助戰的忠義行為甚感欣慰。日前黃巾賊寇程遠誌部圍困範陽,久戰不下已朝任城方向去了。特此著爾等前去繳賊。待到功成之時,太守大人定當親自為汝等慶功。”

終究還是不敢放我們進城。劉焉壓根麵都沒露。說是讓我們去繳賊,還談什麼慶功,實際上不是讓我們去送死嗎?史上說程遠誌進犯幽州涿郡,賊眾五萬餘人,劉焉讓我們五百多人去打,這和讓我們去送死有什麼兩樣。當然前提是她不知道我手下有關張趙三將。漢朝官員昏庸可見一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