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章 各有打算(1 / 2)

來到總參的辦公室,尼古拉遇到了現任總參謀長奧加爾科夫元帥,在蘇聯元帥是非常稀少的,奧加爾科夫在二戰期間也是久經戰場雖然主要是負責軍事後勤這方麵但是可以說是深切的知道兵馬未動糧草先行的道理啊,現在隨著老元帥的相繼離世,現在還活著的蘇聯元帥已經沒有幾個了,而除了奧加爾科夫還有一位那就是前任的阿富汗戰區司令也是老上級瓦連尼科夫上將了。

而一來到辦公室,顧不上寒暄,奧加爾科夫就展開了地圖如數家珍的說到:“目前蘇維埃在阿富汗駐軍數量為10萬正規軍,還有3萬由克格勃指揮的內務部隊主要負責訓練和維持後方秩序以及保護重要目標,我們在喀布爾以及坎大哈這些地方都布置了軍事基地而且實力穩固。但是······”

而接下來尼古拉說到:“駐軍上半數以上的戰士都是來自中亞和高加索地區,在文化和習俗上已經非常尊重當地了,但是這並不能徹底消除阿富汗人內心對紅軍的敵視啊!”與曆史上不同,蘇軍派駐阿富汗的駐軍百分之七十都是來自中亞和高加索的軍人,其實哪怕是在尼古拉所在的那個時空,中亞五國對於蘇聯還是非常認同的,比如:5月9日對於當時中亞五國是一個特殊的日子。1945年的這一天德國法西斯正式投降,蘇聯贏得了衛國戰爭的勝利。作為蘇聯加盟共和國,中亞五國為衛國戰爭的勝利作出了不可磨滅的貢獻。

在70年前那段血與火的歲月,中亞五國約有400萬人應征奔赴前線參戰,其中超過三分之一的參戰將士陣亡。哈薩克斯坦有180多萬人投身戰鬥,60多萬人壯烈犧牲。烏茲別克斯坦有超過150多萬人參戰,50多萬人捐軀。塔吉克斯坦有近30萬人參戰,9.2萬人陣亡。吉爾吉斯斯坦共有36萬人應召參加衛國戰爭作戰或後勤支援任務,犧牲9.5萬人。土庫曼斯坦有30萬人參戰,其中7.4萬人犧牲。

二戰期間,中亞五國將士與德國法西斯進行了艱苦卓絕的戰鬥,至今流傳著許多可歌可泣的英雄故事。在著名的莫斯科保衛戰期間,蘇軍316潘菲洛夫近衛步兵師1075團的28名勇士英勇奮戰,阻擊了德軍50輛坦克長達4小時的輪番攻擊,最後全部英勇殉國。“俄羅斯雖然遼闊,但我們已無路可退,因為身後就是莫斯科!”這是28勇士的悲壯豪言。在這28人中,有10名勇士來自哈薩克斯坦最大城市阿拉木圖。現在阿拉木圖市中心的一座公園就以潘菲洛夫28勇士命名,公園內長明火熊熊不息,光榮紀念碑高高聳立,緬懷先烈英靈。當地不少新婚夫婦選擇在婚禮當天到公園獻花,讓先烈們見證自己人生中最重要的這一神聖時刻。此外,後世土庫曼斯坦總統別爾德穆哈梅多夫的祖父就參加過二戰,當年曾在烏克蘭第二方麵軍748步兵團服役,並在戰鬥中英勇負傷。塔吉克斯坦總統拉赫蒙的父親也是二戰老兵,獲得過榮譽勳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