取代“正麵”和“反麵”這樣的表述,他使用了絕對的術語“存在”與“不存在”,由之而得出一條原理,就是:和阿那西曼德的看法相反,我們這個世界本身包含著某種存在著的東西,當然,也包含著某種不存在的東西。我們不應該在世界之外,仿佛到我們的地平線那一邊,去尋找存在著的東西。相反,就在我們眼前,隨時隨地,在一切生成中,都包含了某種存在著的東西,並且在發生著作用。
9.3超越理性的“愛神”
然而,在這裏,他還剩有一個任務,就是具體回答“什麼是生成”的問題。這正是他為了不跌倒就必須跳躍的時刻,盡管對於巴門尼德這樣的天性來說,也許一切跳躍本身都會被看作跌落。隻管這樣說吧:我們將要墮入迷霧,墮入“隱秘的質”(qualitateso**ultae)的秘教,甚至有點兒墮入神話之中。
巴門尼德象赫拉克利特那樣直觀普遍的生成和變易,隻能把消逝解釋為不存在者的失誤。因為,存在者怎麼能對消逝負責呢!但是,生成同樣也必須借助於不存在者才得以成立,因為,既然存在者始終存在著,就不可能是從自身中產生出來的,它解釋不了生成。因此,無論生成還是消逝,都是由反麵屬性造成的。不過,生成之擁有一個內容,消逝之失掉一個內容,其前提是正麵屬性(即上述那個內容)也都參與了這兩種過程。簡言之,可得出以下原理:“無論存在者還是不存在者,對於生成都是必需的;當它們共同作用時,就有了生成。”
可是,正麵屬性與反麵屬性如何互相接近呢?作為對立麵,它們豈不永遠會互相躲避,使得一切生成都不可能?巴門尼德在這裏訴諸一種“隱秘的性質”,一種對立麵之間互相靠近和吸引的神秘傾向,而且,他用愛神阿佛洛狄忒之名,用日常熟知的陰陽兩性的關係,作為這對立麵的象征。阿佛洛狄忒的能力在於,她撮合了對立麵,撮合了存在者和不存在者。一種情yu引導彼此衝突和排斥的因素結合起來,其結果就是生成。如果情yu得到了滿足,仇恨和內在衝突又促使存在者和不存在者重新分離——這時候,人們就說:“此物消逝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