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蒙古學者披露林彪飛機墜毀細節(3 / 3)

蒙古專家認為,當時飛機翅膀燈沒有打開,根本沒有考慮照明,也沒有放下起落架。林彪專機在迫降時確實沒有放下起落架。按一般迫降應該是尾部先著地,但林彪專機不是這樣,飛機頭部先著地。證據是所有儀表在著地一刹那都已經碎了,降落時發動機沒有熄火。飛機落地後又第二次跳起來,再著地,飛機就解體燃燒了。不過發動機沒有完全燒毀。

空軍專家組的研究報告認為,林彪專機是以較大速度尾部接地,形成跳躍,然後兩翼先後折斷,機身呈圓筒狀,帶慣性前衝,破碎解體。機上人員被甩出。在此過程中,油箱破裂,造成大麵積燃燒。

克裏夫達說:飛機彈起又第二次著地時,機上的人還活著。為什麼?因為屍體主要是在機艙左邊,說明有準備,企圖通過艙門下飛機。

從九具屍體都沒有戴手表和穿鞋看,他們是做了迫降準備的。

如果我們到現場早一些,也可能有輕傷員被活捉。從九具屍體的最後動作看,至少潘景寅和林立果在被飛機甩出時還活著。因為他們的表情痛苦,似在火中掙紮過。

蘇聯克格勃任命偵察員紮格沃茨丁將軍和病理學家托米林組成鑒定小組,10月中旬來到蒙古溫都爾汗墜機現場。

奧特根紮爾嘎勒回憶:蘇聯克格勃派來的人員住在烏蘭巴托大天口(蒙古國賓館)。這個小組到現場工作,是取得蒙古有關部門批準的。派給他們一排士兵、公安部司長薑倉巴拉桑上校、國家保安總局四處化學鑒定專家班茲拉格奇少校,陪他們一塊去現場。

為了蒙古這些工作組,在蘇布拉嘎盆地,搭了五個蒙古包。蘇聯來的人員中,還有蘇聯國防部法醫局局長、克格勃偵察局長、根據頭骨恢複原貌專家。

1994年4月17日《紅星報》提到,1971年10月19日,鑒定小組在墜機現場打開墳墓,看到兩具屍體鑲著金牙,懷疑是林彪和葉群,取走了兩人的頭骨,帶回莫斯科。11月中旬,紮、托兩人又冒風雪赴蒙古,將林彪無頭的屍體再挖出來,查看肺部是否有結核病症。托米林用雙筒顯微鏡找到林彪屍骨的右肺有鈣化點。

林彪飛機因機內發生爭鬥而墜毀

朝倫·達西達瓦說,蒙古政府委員會進行大量工作後,於11月20日寫出《查明飛機墜毀原因的報告書》。其結論如下:有民航標記的256號飛機是軍用飛機,用於中國人民解放軍的軍事需要。多數座位被拆除,用於特種的軍事需要。中國256號飛機由於飛行員犯下了飛機駕駛錯誤而墜毀,不是因為某種迫降原因而降落的。

關於“九·一三事件”,有三個國家的人到過溫都爾汗墜機現場,蒙古、蘇聯和中國。

中國駐蒙古大使館外交官最後到墜機現場,沒有拿走任何東西。蘇聯雖然比蒙古晚到墜機現場,卻拆走了飛機的主發動機和黑匣子。後來為了證實是不是林彪,蘇聯人又第二次、第三次來到墜機現場,挖開墳墓,取走了林彪和葉群的頭骨,並檢查林彪的肺部鈣化點。

關於林彪飛機墜毀原因,1972年,中國空軍專家組根據墜機現場的照片,結論是“油料不夠”。

2006年9月13日,日本共同社駐烏蘭巴托記者獲得了蒙古政府1971年11月20日關於林彪墜機的調查報告——《中國飛機在蒙古境內墜毀原因的確定文件》。這份調查報告共有16頁,包括現場照片。蒙古的調查報告否定了林彪飛機因燃油不足而在迫降墜毀的說法,蒙古相關人士暗示當時機內曾就逃亡問題發生爭鬥。日本共同社記者采訪了蒙古國家檢察廳前副長官,曾作為當地治安最高長官的奧特根紮爾嘎勒。

調查報告說:1971年10月8日至18日,蒙古專家和蘇聯專家共同進行了林彪飛機失事調查。排除了林彪飛機被擊落的可能性。英國製造的三叉戟在氣候良好時極少犯航線錯誤,而且也沒有接到這架飛機的任何無線電通信。中國解釋說這架飛機犯航線錯誤是說不通的。調查報告還對燃油不足表示了懷疑,說墜機引發的大火,在極廣的範圍(975米×321米)內燃燒了很長時間。

調查報告說林彪飛機的發動機是正常的。而且沒有證據證明機上人員作出了降落的決定。蒙古專家和蘇聯專家得出一致的結論:導致這架飛機墜毀的直接原因是機內發生了爭鬥,一方想去蘇聯,另一方想返回中國。在發現的八支槍中,有一支已經上膛。但機上是否發生與槍擊有關的暴力行動,還是一個謎。

據日本共同社得到的另一份蒙蘇聯合調查報告中,說在林彪屍體上沒有發現彈孔。

蒙古和蘇聯的調查報告為什麼不提蘇聯拿走的黑匣子?蘇聯人對溫都爾汗墜機現場最積極,但卻始終緘默,更隻字不提林彪專機上的黑匣子。隻有一位采訪過蘇聯知情者的澳大利亞記者漢納姆在報道中披露,黑匣子裏沒有與地麵通話的聲音。還說林彪的死因(蘇聯)隻有勃列日涅夫等四個人知道。

至於林彪專機的殘骸,奧特根紮爾嘎勒回憶:在墜機現場,我看見有些很好看的殘留小地毯、餐具碎片,當地人作為紀念品拿走了。還有到當地旅遊的人找金屬碎片做刀子。當地人說尤其在90年代初蒙古搞出口廢鐵運動,飛機金屬片完全沒有了。有中國國旗和飛機標誌的飛機尾部,曾存放在貝爾赫螢石礦的一個院子裏,90年代初把它作為廢鐵出口到中國去了。還有一個發動機,“雄鷹”公司經理、曆史學家思赫賽汗在烏蘭巴托西南26公裏處建立了成吉思汗庭院旅遊點,用吊車、貨車把林彪出逃時墜毀的飛機發動機殘骸拉到旅遊點的空地展覽。

(來源:人民日報社《文史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