逐鹿中原 (四)(3 / 3)

“泛舟湖上……這倒比席地而飲更合適些……”予誠想了想,說:“可這個時節恰逢冬去春來,景致恐怕會略顯的蕭條。”

阿璃合上書帛,輕輕呼了口氣,緩緩說:“三月的薊城,或許還是一片蕭索,但在南朝,早已是春暖花開的季節了。”

她抬手托著下巴,仿佛陷入了回憶之中,“江南三月的時候,桃花已經開了。風吹過的時候,落英紛紛,花瓣飄落到湖麵上,浮起一片粉色,遠遠望去,就像著了色的雪一樣……”

予誠抬眼看著阿璃,眼神疑惑而探究。

江南與陳國相隔甚遠,是什麼樣的原因,能讓這位扶風侯府的表小姐不計千裏迢迢地前往?難道說,隻是為了那落英如雪的美景?

他驀地記起一些曾經聽過的傳聞,不禁有些忐忑起來,半晌,才輕聲接過話說:“王妃與王妃的朋友,倒是懂得閑情逸致之人。”

阿璃正兀自出著神,聞言輕抿了下嘴角,笑意透著一絲苦澀。

吳予誠研究著阿璃的神色,沉吟良久,繼而斟酌出言道:“南朝百姓,對燕人多少還是心懷排斥的。大燕收降東越以後,江南一帶的百姓表麵上雖沒有抵觸,但一旦利益被有所侵犯,便將所有責任推到朝廷身上。將來陛下統一天下,要想安撫民心降將,恐怕還需要王妃從旁協助。”

阿璃揚起眼簾,“我?”

她豁爾一笑,說:“我不過是後宮的一個嬪妃,能協助什麼?”

“王妃此言差矣。王室中的女子,言行決策,皆可左右前朝動向。就算隻是斡旋於朝廷命婦女眷之中,亦能促成對政局有利的世族聯姻。就拿眼下的情況來說,燕國雖然收服了南朝的大半江山,但並不熟悉這裏高門士族之間盤根錯節的關係。對哪些人該放權、該籠絡,對哪些人該打壓、該防備,王妃應該比微臣這樣的燕人更清楚。”

吳予誠語氣鄭重,“王妃是我大燕國地位最尊崇的女子,亦是陛下最為信賴珍惜之人。隻要王妃能舍棄對南朝的眷顧,一心為我大燕社稷籌謀,必能做出一番成就。”

阿璃抬眼盯著吳予誠。

雖然有從表兄弟這層血緣關係,但吳予誠和慕容煜在容貌上,並無相像之處。

予誠的父親,是薊城出了名的風雅侯爺,家中常有歌姬名伶出入。絲竹弦樂、鶯歌笑語,讓將領出身的長寧侯,比旁人多了種倚馬斜橋風流公子的氣質。

而此時此刻,他眼中的誠摯與毅定,卻讓阿璃莫名地想起了慕容煜……

她緩緩垂下眼簾,“侯爺的意思是說,我若不把對南朝的眷顧斷得幹幹淨淨,就算不上對燕國忠心了?”

吳予誠站起身來,朝阿璃合手揖禮,繼而開口道:“正因知道王妃是重情重義之人,微臣才鬥膽進言,還望王妃勿怪。”

他態度恭謙坦誠,絲毫不隱瞞自己一番話的用意,頗有坦蕩蕩的君子之風。

阿璃心中其實很清楚,在燕國,對她心懷戒備的人又何止吳予誠?

換作程武,早不知何等嚴詞厲色譏誚挖苦了。

她抬起頭,對予誠笑了笑,“侯爺放心,我既然隨陛下來到宛城,便是下了決心要同他並肩作戰。”

她緩緩起身,眼鋒掃過案上展開的帛卷和上麵端正雋秀的字跡:

上巳節,泛舟,飲酒,賞花……

“普天之下,沒有人,比我更願意看到風延羲一敗塗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