遠遠望見陳星烜在走廊裏踱步,學堂內頓時書聲琅琅,三十位白衣少年,宛若三十朵白蓮花盛開滿整個學堂,雅逸而芬芳。刻滿經論古訓的學堂四壁猶顯肅穆莊嚴,書香四溢。陳星烜走外麵踱步進來,用戒尺敲了桌案,瞬息,學堂內讀聲驟停,鴉雀無聲。陳星烜問道“昨日留的兩個任務完成得如何了?背譯《爾雅》第八篇的《釋天》一節和《禮記》中所圈的三段,每位學生必須完成!未能按要求完成的,抄寫《釋天》一節,《禮記》三段,各一百遍,並罰寫讀書心得三篇!”
話音落下,有的學生麵色從容,神情自若,低頭顧自背誦起來。有的學生則麵露難色,焦慮煩躁起來,竊竊私語道“完了!我還沒來得及背完呢!”“夫子來真的啊!”陳安倒是氣定神閑,背書對她來說,實非難事,應算是強項了吧。翻開書卷開始試著翻譯。
陳星烜在門口負手而立,他不僅要盡師者傳道,授業,解惑之責,他更積極尋求最有益,妥適的方法促進學生思悟。陳星烜本師者懇誠之心,教學態度甚為嚴謹,他竭盡全力,傾囊相授,一心要為國家為社稷培養有用之才,擎托起學生少年鴻夢,承載著國家棟梁之材。因其為學有道,治學有方,聲明卓著。
陳星烜踱回學堂,吩咐學子們全數到學堂外麵去,整齊排列,哪位背誦和譯文已學通,可到門口背誦並接受提問。通過後方可回學堂內預習新課。這項任務對勤奮善思考的學子來說,絲毫不難。可對那些不知變通,死記硬背,對待學習不上心的學子嘛,那可就艱巨了。
一位高高瘦瘦的白麵書生率先來到陳星烜麵前,將書合上,搖頭晃鬧,朗朗背誦起來“春為青陽,夏為朱明,秋為白藏,冬為玄英。四氣和謂之玉燭。
春為發生,夏為長嬴,秋為收成,冬為安寧。四時和為通正,謂之景風。
甘雨時降,萬物以嘉,謂之醴泉。”
見有人打了頭陣,後邊意氣風發的少年郎們自然也不甘示弱,爭相到夫子麵前背譯。
不多時,已有六位學子完成任務進了學堂,陳安不搶先,但也願不落於後,走上前將書背於身後,《禮記》三段,一氣嗬成,可謂滾瓜爛熟,即是倒背,也可如流。《爾雅。釋天》一節更是譯意恰確,毫無偏頗。家中對陳安百般溺愛的陳星烜,在學堂內可是不徇半點私情,該教該罰,甚是分明。向來行事周正得體,不愧是受人敬仰的陳夫子呢!
鄭浩和林鑫磊二人開始在外麵著急了,鄭浩輕拉林鑫磊的衣襟“喂!這可怎麼辦啊!我昨晚沒來得及讀書,都怪你!”林鑫磊翻著白眼“你怎麼怪起我來了!第一,是你自己不勝酒力,第二,昨晚我也沒讀書,現在我已經背得差不多了,是你自己不會背,還找理由怪別人?”鄭浩撇嘴“誰說我不會背?讓你見識下我的鄭氏速背法!”“切!你這鄭氏速背法,什麼時候有用過?”鬥嘴間,大部分學子都已完成任務,外麵也就隻剩下八九人了。見狀,兩人也開始專心致誌讀將起來。
林鑫磊身上雖略帶紈絝子弟作風,但認真起來,也不比尖子生們差到哪裏,不一會兒功夫,便也已融會貫通,令鄭浩不由得瞠目咋舌。轉眼間,院子裏隻剩下他一人,陳星烜問道“鄭浩,時已正午,你能否背譯啊?”鄭浩支支吾吾道“夫子,學生,學生昨日生病了,今天腦子很混亂,故而不能貫通……”學堂內都在預習新課,一片寂靜,聽得屋外的這番解釋,有幾位學子不禁相視而笑。“腦子混亂?”“有熱鬧看了。”
陳星烜依舊神情嚴肅,輕聲說道“腦子混亂?嗯!那就,先抄一百遍吧!好好梳理梳理。”鄭浩瞬間全身毛孔噴張“啊?”見陳星烜嚴肅而不苟言笑的臉龐,於是立即應道“是!夫子~”
書院裏的時光總是歡快而樂趣無窮,而快樂的時光,又總是讓人感受不到時間步伐,眨眼間,已到了午後,一天的課也就結束了。
下學後,陳安一個人在街頭閑逛著,抬頭望向掛在樹枝上的火紅夕陽,冬去春來,白晝漸長,早幾天下學之後的這個時辰,應已降下夜幕了。又隨意行了幾步,隻見不遠的露天茶棚前好不熱鬧,台上站著一位年輕說書先生,正手持方木,說得妙趣橫生,台下茶桌前簇擁圍坐,眾人隻聽津津有味,哄笑連連。人群後麵幾個孩童顧自嬉戲打鬧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