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74章請秘書長雅正(2 / 2)

一天忙完,郝建陪李浩然回家。李浩然沒有住在省委大院,而是住在迎賓館。

省委大院裏有幾個別墅群。最早的一個別墅群,建於解放前,隻有九套房子。解放後,這個別墅群,成了省委高級領導的住所。當初規定,隻有省委常委,才有資格住進別墅。整個七十年代以前,這項規定執行得很好,絲毫沒有走樣。其中一個重要原因,在於省委常委幾十年間,換來換去,也就那麼幾個人。哪怕這個走了那個來了,人數始終相對固定。

改革開放以後,情況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先是一批老幹部退下來,進了顧問委員會。人不在位了,級別卻在,肯定不能讓他們搬出別墅吧。因此,新上來的常委,就住不上別墅了。為了解決這一焦點問題,省委便又修了一個別墅群。

可沒過幾年,這個別墅群又是人滿為患,關鍵在於有些領導人雖然下來了,待遇卻沒有改變。甚至有些人,退位之前是副省級,退位時往上升了半級,享受正省級待遇,這個待遇,其中極其重要一項,就是住別墅。因此不得不修了第三個別墅群。

如此一來,退位領導和在位領導,待遇上便沒有了區別,那些在位領導,心裏便有些不爽。為了解決這一問題,省委辦公廳又想了個辦法,在位常委,除了享受單獨別墅之外,還在迎賓館享受一套單獨的辦公室用房。

迎賓館是省委招待所,除了幾幢大樓,還有一個別墅群,這個別墅群,有個統一的名稱,叫七號樓。七號樓不是一幢樓,而是一組別墅,中央首長來江南省,便安排住在這裏。省委的幾個主要領導,在這裏各有一幢別墅。

李浩然到江南省後,夫人仍然留在北京。辦公廳原本將匡道銘的那幢別墅分給他,他卻不肯進去住,理由是他隻一個人,卻占了兩套別墅,要安排至少兩個內勤人員,所有設施也都得準備兩套,太浪費。住在七號樓,他這個單身漢的生活就有人照顧了。迎賓館有後門和省委大院相通,另有側門與青山湖公園相通。

迎賓館也是省委辦公廳的機構,隸屬於接待處。迎賓館專門安排了一名服務員為李浩然服務。不知是不是有意安排,這名服務員也姓程,叫程靈芝。

程靈芝二十歲,身高一米六八,比健身體育老師梁定原的身材還好,毫無疑問的大美人。以郝建的審美標準,就算是有沙市第一美人之稱的趙原慧,也比程靈芝遜色幾分。第一次見到程靈芝,郝建就想,李書記正值壯年,夫人又不在身邊,將這麼漂亮的年輕女孩安排給他,不是在誘惑他犯作風錯誤嗎?

後來的相當一段時間,郝建的生活變得極其規律起來。每天早晨六點不到,他會準時來這幢別墅。別墅的一樓,有他的一個房間,裏麵放了一些換洗衣物之類。到來之後,他進入自己的房間,以最快的速度換上運動衣,走到一樓大廳時,李浩然恰好穿著運動衣從二樓下來。剛開始的一段時間,李浩然並不和他打招呼,直接出門,後來,兩人有了很深的感情,李浩然便會主動對他說,郝建,我們走吧。

郝建肯定不會與李浩然同時出門,他會站在門的一側,等李浩然小跑著出去,才在後麵跟著。

李浩然的生活最有規律的部分,就是早上的這段時間,他會沿著青山湖跑半個小時,又打半個小時太極拳,回到別墅,洗過澡,再從樓上下來,和郝建一起吃早餐。因為此處離辦公室很近,吃完早餐後,便由郝建陪同,穿過省委大院的後門,步行進入大院。

一些人摸清了書記的規律,很早便等在青山湖公園裏,隻要李浩然出現,他們也裝著跑步,趁機接近李浩然。

最初,郝建非常擔心,害怕出現安全差錯。時間久了,他覺得其實這樣也好,那些試圖接近李浩然的,全都是省委省政府的幹部,這些人一多,其他的人就不可能接近了,反倒起到了保護作用。

李浩然做事很有原則,晨運的時候,絕對不談公事,人家和他打招呼,他也就隻是點點頭,絕不搭一言。

郝建也是極其醒目,偶爾遇到個別人想和李浩然糾纏,他會立即上前,隔在那人和李浩然之間。

到了晚上,郝建將李浩然送回這裏,才算是完成了一天的工作,他又會騎上停在這裏的自行車,獨自回家。隻在很少並且特殊的情況下,他才會住在樓下的那個房間裏。

郝建給自己定了一個原則,無論在何種情況下,不用省委一號車,也不駕自己的車上下班。最初,因為沒有時間去買自行車,他就搭乘公共汽車上班。此後,便每天騎自行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