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發展砂糖蜜桔和大棚蔬菜的過程中,縣委是如何引導農民、如何幫扶農民,以及大棚蔬菜去取得的經濟效益,通過這件事情。
郝建認為,為農民找到一個好的賺錢路子,比直接花錢扶持的效果好很多,古陽縣的大棚蔬菜,如今發展到2000多個,大量的農戶自己投入資金建蔬菜大棚,根本不需要縣委政府的號……
緊接著,郝建闡述了古陽縣委限製大棚數量的原因,經濟發展有其自身的規律,什麼東西,太多了,必然要限於低穀,比如說大棚蔬菜,如今的效益已經不能和發展初期相比,縣委縣政府花費了很大的力氣,為蔬菜找銷路,2000個大棚,已經是發展的極限,不能再擴展了。
否則,農民就要遭受損失,農民是不會考慮這些問題的,什麼東西值錢、能夠賺錢,他們就跟風,大量發展,這方麵,縣委、縣政府領導必須有清醒的頭腦,闡明厲害關係,必要的時候,采取行政手段幹……
其後,郝建提議,農民必須要和市場接軌,隻知道埋頭種地,不知道抬頭看路的觀念,必須要轉變,古陽縣委計劃在那些精明的商人或者是農戶中間,扶持大戶,這些大戶的作用,就是內聯外銷。
這些大戶,實際上帶有企業的性質,不過是初期的規模小,稱之為大戶,每個鄉鎮,能夠發展到3到4個大戶,就能夠帶動一方的農……
最後,郝建提出,農村的發展,需要一定的時間,農村麵積大、人口多,素質參差不齊,普遍發展需要一個長期的過程,不能著急,不能頭腦發熱,縣委縣政府的決策出現失誤,農民損失的是全部,必須慎之又慎。
關於農民負擔問題,郝建也提到了一些,角度不同,如今,天地拋荒的情況普遍存在,收取農業稅和三提五統有一定的難度,可以考慮減輕農民的負擔,鄉鎮幹部和村幹部也能夠避免貼錢上繳稅費的情況。
郝建完成這份調研報告,已經是國慶節最後一天了。
郝建把邱永金和賈道明還有黃其昌叫來,討論了調研報告,黃其昌非常讚同,提出了一些建議和意見,說一定要作為今年縣委經濟工作的主題思路。
郝建給許德才打電話,彙報了這件事情,趙天然暗示郝建,將調研報告直接寄給李浩然書記,請李書記斧正,郝建明白趙天然的意思,但他不敢,一個縣委書記直接給省書記寄報告,合適嗎?再說人家那麼忙!·許德才說你不試試,怎麼知道不可能,李書記又怎麼了解你啊!
郝建想了想,確實如此啊,你想全省一百多個縣委書記,還有十來個地委書記,記住你的長相都難,了解你的思想,那更是難上加難了。
他想到了李書記的司機,果不然呂師傅接到電話非常爽快,你就直接快件給我,晚上我就送到李書記手裏。
郝建說謝謝你了呂哥,下次來省城請你吃飯。呂師傅說郝哥客氣了,你來省城,我要盡地主之誼了。
別人看起來幾乎是登天還難,想都不敢想的事情,郝建一個電話就解決了,為何,都是因為自己得饒人處且饒人啊!
聽說郝建把事情搞定了,許德才也打來電話祝賀,“建兒呀,你比老伯厲害多了!我想見李書記一麵都難呢!”郝建謙虛了幾句,然後說:“許伯伯,你一定要幫我一個……”
接著郝建把吳有為的事情說了一遍,他想把吳有為弄到東首去換換環境,許德才答應了,說市紀委剛好空缺了個副書記。
吳鐵蘭來電話了,郝建感覺有點莫名其妙,自離開吉衛後,自己一直刻意沒打她電話,還不是怕影響到她家庭,怎麼她還沒忘記呀!
“怎麼啦,電話也慢吞吞地接,是不是不想接我電話啦!”
“吳老師,怎麼可能呢,沒想到是你電話,我現在高興都還來不及呢!”
“別叫我老師,要說老師,你還是我老師呢!嘿嘿!”
“什麼情況?”
“你不記得啦!”
“怎麼可能呢?”
“那天在車上,你說這樣不行,我會很費力,叫我坐到你……羞死人啦,不說,不說啦!”
“哦,原來是這些事啊!那我可是你的大學教授了!”
“對,對,你就是我的大學教授,不過在我眼裏,你很禽獸滴!”
“吳老師,你是在家還是在外麵啊!”
“家裏啊!什麼啊!”
“你在家裏也這樣說話,也不怕張大哥生氣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