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難道我們就任由‘十四K’那些人橫行無忌魚肉百姓?”曾應賢緊握拳頭說道。
秦浩然聽了就忍不住笑道:“那你覺得你能怎麼辦?你自己也不是沒有嚐試過啊,律政署、高等法院、警務署,甚至港督,你都嚐試過了,結果呢?‘十四K’一動手,你就差點連性命都沒有了。”
曾應賢聞言,臉上的神色也變得頹唐起來。確實,相比“十四K”這種雄霸黑白兩道,隻手遮天翻雲覆雨的龐大勢力而言,曾應賢真的隻像螻蟻那般卑微而脆弱。憑他自己的力量,要跟“十四K”做對,簡直就是蜉蝣撼樹。
根據曾應賢所言,由於“十四K”的影響力,他在斯威夫特律師行的工作也丟了。甚至乎,“十四K”還透過自己的影響力,使得香港律師會,取消了曾應賢的律師執業牌照,也就是香港本地所說的“釘牌”了。
秦浩然對香港的法律行業還是比較了解的,總括來說,香港的律師分為兩種,一種是律師,或者成為事務律師、訴狀律師,另一種則是大律師,又稱出庭律師。律師的專業劃分是相當明確的,大律師隻能辦理訴訟事務,二事務律師隻能辦理非訴訟事務。
也就是說,隻有大律師才能夠出庭進行控辯。大律師的受案範圍一邊都很狹窄,往往專於某門法律或專辦某類案件,或專辦某類較大的案件,這是因為他們本身的專業技能已經向某個專門的方麵發展了。
一般而言,首先是事務律師接辦案件,然後根據案件的類型聘請或者轉交給大律師承辦。不過實際的情況是,有條件的大律師會開設律師行,然後就聘請事務律師在律師行裏工作,為大律師接辦各種案件。
所以,在法律行業中,絕大多數的事務律師其實都是幫大律師打下手,因此事務律師也叫做“師爺”。
同時,香港的法律界中還存在一種律師。
根據英國有關法例的規定,大律師執業十五年至二十年,就可提出申請,經□□官提名,由英皇室授予“皇家大律師”,也就是俗稱“禦用大律師”的資格。這種頭銜是一種非常高的榮譽,一旦獲得此種頭銜,在律師同業中的威信就會得到極大提高,接案時收取的酬金也就更加高了。
綜上所述,香港這邊的律師圈子之中,一共分為三大階層,最低的是事務律師,處於中層的是大律師,而站在這金字塔最頂端的就是“禦用大律師”了。
包括香港等殖民地在內,受英國法律管治的全部地區裏,“禦用大律師”的數量非常稀少,總共也才寥寥十餘人,因此“禦用大律師”的地位非常高,如果一家律師行裏有一位“禦用大律師”,這家律師行就可以成為行業裏的翹楚了,接案數量也要比一般的律師行高出很多。
而且,很多富豪如果牽涉到官司裏,都很喜歡聘請這些“禦用大律師”來為自己出庭辯護。
“禦用大律師”稀少,其中的華人律師就更少了,十餘個“禦用大律師”裏麵,也就隻有一個是華人,堪稱法律界中的華人翹楚,也是曾應賢這些投身法律界的華人的偶像。
曾應賢所在的斯威夫特律師行裏就有一個“禦用大律師”,就是律師行的老板——戈登.本.斯威夫特。他是英國人,在法律界縱橫已經有三十年了,也被普遍認為是香港地區的“第一大狀”。
“我現在還隻是個‘師爺’,原本我是想在今年考取大律師的執業證的。”曾應賢垂頭說道:“隻要成為大律師,我就可以正式出庭進行控辯了。沒想到,我努力了這麼多年,最終卻讓‘十四K’給徹底破壞了。”
曾應賢的夢想,是最終成為“禦用大律師”,為華人在法律界中揚眉吐氣。
因此,曾應賢對“十四K”的怨恨,已經不僅僅局限在“十四K”橫行霸道魚肉百姓,還在於“十四K”毀掉了他的夢想。
這時候就聽秦浩然問道:“你對英國以及香港地區的法律都熟悉麼?”
曾應賢不知道秦浩然為什麼會這樣問,不過還是點了點頭:“當然了,當初我是在香港大學裏念書的,要考取律師執照,英國的法學是必修的,而香港這邊由於保留了一部分大清律法,雖然這些大清律法不在考試範圍,可是以後如果要為香港這邊的華人打官司,就必須熟悉香港這邊的所有法律,所以我將這些東西都熟讀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