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傳統中小出版社進駐數字出版的困境及策略探究(1 / 2)

科技傳播

作者:龐暉

摘要 信息化時代的到來推動了出版的革命,傳統出版社的發展麵臨了更多機遇,顯然其發展的瓶頸也暴露無遺。筆者從傳統中小企業進駐數字出版的困境出發,探討了當前數字出版的相關策略。

關鍵詞 傳統出版;數字出版;運營模式

中圖分類號G238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 1674-6708(2011)50-0001-02

傳統出版的終端閱讀介質為紙質媒體,然而,隨著通訊技術、網絡技術、存儲技術及計算機等技術的快速發展,人類文化得到了數字化傳承,光盤、磁盤等介質成了人們存儲、傳播信息的的重要渠道。信息時代的到來使得傳統的出版社麵臨了新的機遇,也承受了更多的挑戰。由於社會閱讀需求日益多樣化,而現階段傳統出版信息的有限、內容的同質化,使傳統出版的利潤空間日趨走低,並麵臨了許多庫存及款項回收的壓力,數字出版成了當前諸多出版社擺脫當前危機的重要手段及發展方向。

1 傳統中小出版社進駐數字出版的困境

數字出版是出版業的一項重要革命,它可以進一步延伸出版產品線,使得內容資源的價值最大化;能夠促進出版商、作者與讀者之間的即時互動,實現市場需求的快速反饋及產品供應的快速調整;滿足讀者多樣化、個性化的需求,出版成本大幅度降低,符合低碳生產需求。因此傳統出版向數字出版轉型,已經是出版界商家及工作人員的共識,然而,如何進駐數字出版領域,真正擺脫當前的發展困境,卻是擺在傳統中小出版社麵前的共同問題。

首先,對於數字出版的研究及認識不足。盡管許多傳統出版社積極試水數字出版,但是大型的出版社主要由政府進行主導,在出版社轉製改革的過程中,已出現了較為成功的上市、轉型案例,但在實際出版模式的轉變中,真正投入到數字出版領域的資金卻到位緩慢且資金不足,這都與對數字出版前景的認識不足有很大關聯。中小傳統出版社則更加舉棋不定,商機的敏感度不足以及對於數字出版的不確定性,是阻礙中小傳統出版社進駐數字出版的重要因素;

其次,與中國計算機業發展與發達國家相比較為滯後相對應的是,我國的數字出版行業的標準也較為落後,目前元數據和信息交換、出版物流係統、技術與裝備等的標準尚未形成,在版權保護的問題上還存在很大漏洞,無法實現互聯互通,數字出版原創及防偽等問題還不夠完善。除此之外,我國的數字技術創新還缺乏相關複合型的人才,對於傳統出版的流程以及數字技術經營與管理都很精通的人才屈指可數,實踐操作與實施領域的不足使得數字出版的成本依然居高不下,人才的單一型知識和操作結構造成盈利難度依然很大;

第三,商業發展模式與盈利模式是製約當前數字出版最大的問題,商業運營與盈利模式不清晰是當前最大的問題,也幾乎是通病。很多中小傳統出版商在數字經營上難以把握合適的盈利模式,投入高於產出的仍然居多。換言之,作為市場經濟條件下的主體,追逐經濟利益是本能,如何更好地進行風險控製,增加相關收益,提升利潤空間應該是進駐數字出版業務的傳統出版商最關注的問題。網絡等的共享性與開放性使得數字出版贏利點的尋求有一定難度,現階段的多媒體數字報紙、書刊仍以免費的居多,如何尋求突破點,順應數字化發展的需求,尋找合適的盈利模式,也是最關鍵的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