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章 少年(1 / 2)

中昌城·青石鎮

天空拂曉,在一條通往青石鎮的鄉間小路上,慢慢的出現三個人影,一對夫婦帶著一個小男孩,男人身上背著個魚簍,女人牽著小男孩的手。“兒子,等一下到了大街上別像往常一樣亂跑,今天國慶,大街上很亂。”孩子的母親說道。

“知道了,知道了。”小男孩漫不經心的回道。男孩的父親隻是默默的走著,並沒有參與他們話題的意思。小男孩名叫孟陽,今年9歲,父親孟改之,母親何水仙,普通的農村家庭,家住於江村,靠打漁為生,今天像往常一樣到鎮上賣魚。

一家人剛到青石鎮,大街上的人寥寥無幾,一些商戶剛剛開門,都在門前收拾著。一家人徑直往菜市場走去,將昨天打上來的魚賣掉。剛到菜市場,張屠夫的聲音就傳來“喲!孟秀才,今天這麼喜慶的日子,您又這麼有學問,不得寫一篇錦繡文章,好讓我們這些百姓開開眼。”周圍其他的菜販子們跟著附和“是啊,是啊!”麵對大家的調侃,孟改之隻是微微一笑,走到自己的攤子前,將魚擺好。孟陽雖然小小年紀,但特別懂事,立馬回了一句“張少兩(大街上的人都這麼叫他,指他賣肉缺斤少兩),別又讓人砸了攤子”,話音剛落,大街就傳來一陣笑聲。這樣調侃的話語,大家都習以為常,沒誰會放在心上,隻圖一樂。

孟改之確實是個秀才,在這個年代,讀書人賣魚,簡直就是一個笑話,會被大家當成笑話。孟改之以前是青石鎮孟家的大少爺,孟家祖上曾在朝廷當大官,退休回到青石鎮。一直以來孟家都是青石鎮的名門望族,雖後來一直沒出什麼賢能之人,但家裏商鋪、田地著實不少,所以一直未成敗落。孟改之從小過著錦衣玉食的生活,讀書也很有天分,10歲那年便考取了秀才,整個孟家視他為珍寶,但不料14歲那年參加鄉試,來到中昌城,脫離了家裏的管束,迷醉在中昌主城的繁華裏,吃喝嫖賭樣樣學,再一次賭局中被人下了套,不僅輸掉了身上的銀子,更是寫下了天價借條,自己逃回了家裏,當一群人拿著借條找上門時,孟陽的爺爺才知兒子闖下彌天大禍。孟老爺子也算硬氣,子債父償,將整個家業賣給了自己的親弟弟孟山。孟山早年跟哥哥爭家主位置,自己空有一身賺錢的本事,無奈傳長不傳幼。自己一個人出來闖蕩,賺了很多錢,當哥哥來求自己的時候,毫不猶豫將侄子的債務還掉,自己也就接管了整個孟家。此後不久孟老爺子上吊自殺,沒人知道為什麼,也許是他自己看不開這種身份的變化也許其他什麼的。孟老爺子死後,孟山念及叔侄情分,將孟改之留在了孟府。孟改之在父親死後整天喝酒麻醉自己,似乎這樣就能忘記以前自己的過錯。孟山的兒媳李秋月可看不過去,本來就看不起孟改之,早就想把他趕出孟府。有一次,看到孟改之在府裏喝酒,直接上去就將酒瓶摔了,孟改之上去頂撞卻被劉秋月打了一巴掌,讀書人哪能受的了這種屈辱,跑到於江河,投河自盡,被一對好心的打魚父女救起,從此也就跟著這一對父女生活。

有一日,消失多年的孟改之提著魚到市場上賣的時候,大家都對著他指指點點,大家都在嘲笑,唐唐孟家大少爺成了漁夫,這得是多少人的飯後談資啊!但對於已經死過一次的人來說還有什麼看不開的呢。孟陽的外公在孟陽出生一年就去世了,孟改之自己天天出去打魚賣魚,何水仙在家裏照顧孟陽,等孟陽稍微大一點的時候,孟改之就開始教孟陽讀書寫字,希望他能替自己完成父親的遺願。孟陽從小聰明伶俐,但跟村子裏麵的孩子一起長大,性子特別的野,對讀書不感興趣,對學武特來勁。孟改之可不希望自己的兒子學武,一來怕兒子吃不了苦,二來讀書人骨子裏的那點清高,從來沒有答應孟陽學武的事情。

孟陽從小跟著父母打魚賣魚,所以對整個青石鎮的大街小巷特別的熟悉,經常趁父母忙的時候偷偷跑到大街上玩耍,有一個地方是孟陽經常去的,那就是茶樓,因為茶樓有說書先生。茶樓老板也算是個好心人,從不趕小孟陽。驅妖戰爭不僅僅留下了傷痛,也留下了許許多多的傳奇故事,這些故事也就從茶樓流傳開來,流進了孟陽的心裏,這也是孟陽為什麼想學武的原因,他希望自己能成為一名俠客,斬妖除魔,拯救百姓於水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