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曆史中記載,年羹堯自恃功高,驕橫跋扈之風日甚一日。他在官場往來中趾高氣揚、氣勢淩人:贈送給屬下官員物件,“令北向叩頭謝恩”;發給總督、將軍的文書,本屬平行公文,卻擅稱“令諭”,把同官視為下屬;甚至蒙古紮薩克郡王額附阿寶見他,也要行跪拜禮。
對於朝廷派來的禦前侍衛,理應優待,但年把他們留在身邊當作“前後導引,執鞭墜鐙”的奴仆使用。按照清代的製度,凡上諭到達地方,地方大員必須迎詔,行三跪九叩大禮,跪請聖安,但雍正的恩詔兩次到西寧,年羹堯竟“不行宣讀曉諭”。
而很不幸的,杜雲麒就是那個被年羹堯“前後導引,執鞭墜鐙”的侍衛。
好吧,事情很簡單,就在數天前,杜雲麒以傳旨大臣的身份帶著雍正的聖旨對年羹堯傳達聖意,可誰料這份聖旨卻讓年羹堯大怒!
原來今年,也就是雍正三年三月,出現了“日月合璧,五星聯珠”的所謂“祥瑞”,群臣稱賀,年羹堯也上賀表稱頌雍正夙興夜寐,勵精圖治。但表中字跡潦草,又一時疏忽把“朝乾夕惕”誤寫為“夕惕朝乾”。雍正抓住這個把柄借題發揮,說年羹堯本來不是一個辦事粗心的人,這次是故意不把“朝乾夕惕”四個字“歸之於朕耳”。並認為這是他“自恃己功,顯露不敬之意”,所以對他在青海立的戰功,“亦在朕許與不許之間”。接著雍正更換了四川和陝西的官員,先將年羹堯的親信甘肅巡撫胡期恒革職,署理四川提督納泰調回京,使其不能在任所作亂。而同年四月,也就是在幾天前,又送出一份聖旨,也就是杜雲麒手中這一份。其內容其實歸結起來就一句話,解除年羹堯川陝總督職,命他交出撫遠大將軍印,調任杭州將軍。
年羹堯在川陝經營多年,一旦調離,不說軍權削弱,就連他多年來再次積攢的一切都付諸東流。所以年羹堯自然不甘,可是聖旨不可違,於是杜雲麒很倒黴的成了年羹堯的出氣筒。
年羹堯絲毫不客氣的“以腿有寒疾”為由,叫杜雲麒為他牽馬,杜雲麒身為禦前侍衛散秩大臣,就品級而論不亞於年羹堯,再加上禦前侍衛在外可是代表皇上的臉麵,所以這個一向好說話的家夥也斷然拒絕。
這下可好,年羹堯抬出國公身份,以藐視上官的罪名上去就是一通鞭子。而且為了羞辱杜雲麒,年羹堯連真氣都沒用,完全是靠肉體的力量居高臨下的抽打著杜雲麒,就像抽打胯下的馬兒一般!
杜雲麒雖然老實,好說話,但是卻不乏血性,盛怒之下,這貨居然直接把年羹堯從馬上拽了下來。可年羹堯是誰?久經沙場的大將軍,一身功夫也是出神入化,這下可好二人直接當街動起手來其結果可想而知。
雖然杜雲麒身手不差,可是比起年羹堯這種從死人堆裏爬出來的自然是沒個比,要是杜洪來了還差不多。所以杜雲麒被揍了,而且被揍得很慘。不過還好年羹堯雖然跋扈,但在眼下這個緊張時刻也不敢太過囂張,所以杜雲麒看似受傷嚴重,但隻是皮外傷罷了。
不過此刻的杜雲麒,或者說是我在這其中嗅到了絲絲陰謀的味道??????
ps:繼續無恥求票,求蓋章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