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畫道論》出版發行
藝術家檔案
劉亞諫,中國名家收藏委員會執行主席,文化部藝術品鑒定評估工作委員會副秘書長,北京東方大學傳統文化學院教授、副院長,北京寶藝苑藝術館、寶藝苑會所董事長,國際注冊高級古玩書畫鑒定師,中國名家書畫院執行院長,中國民間國寶專家評審委員會副主任,《中國名家書畫》雜誌主編。
曾為戶縣農民畫家、美術教師。早年畢業於西北政法大學,近年在清華大學研修,取得碩士、藝術學博士學位。30年來,先後在陝西省委宣傳部,珠海市委、市政府工作,擔任《特區探索》主編,負責過對外招商;而後組建珠海新海岸股份有限公司,創辦鑒珍堂、寶藝苑藝術館、北京寶藝苑藝術發展中心、北京寶藝苑會所等。榮獲“2009年影響中國收藏界十大人物”稱號。
創作出版了《歲月如歌》《歲月如夢》《歲月如寶》詩書畫藏品文論集;在各報刊雜誌發表收藏鑒賞、藝術評論、經濟理論文章以及詩書畫作品上千篇、幅;主編及合編了論著《變革的思考》《現代企業製度》《股份製公司管理規範》《西夏遺珍》等。
序
文章千古事。劉勰《文心雕龍》對天下文章推崇備至。
既為千秋之舉,自應百代傳頌,可鑒成就文章不易,想來著書更難。所謂著書立說乃成一家之言,被人認可則難上加難。此亦七十年來舞文弄墨終生筆耕未敢妄言者如我,成書寥寥之主因也!
今亞諫君畢六年之功,廢紙三千,九朽一罷,風吹八麵,阿彌合十。其砥礪劍鋒,披靡所指,皆為畫道。洋洋數十萬言,自老子、孔子、莊子,到顧愷之、謝赫、宗炳、張彥遠、張懷瑾、荊浩、郭若虛、黃公望、石濤、八大及黃賓虹、傅抱石、宗白華、石魯等等,從儒釋道各門之言至曆代先賢諸多論述,亞諫君以“庖丁解牛”之勢、遊刃有餘之筆,將畫道闡解得淋漓盡致,冠稱為《中國畫道論》,實至名歸。
早年我也寫過有關中國畫方麵的論著,書名為《中國山水畫縱橫譚》。如今,我有意無意地拿來與亞諫君的《中國畫道論》做一比對,頓覺從立論到標題、引證、論述,堪為失之毫厘差之千裏。也許是那個時代的條件有限,眼界有限,歸根結底是修為有限,兩部書不可同日而語。由此對自認為很熟識了的亞諫君刮目相看,由平視變作仰視。
中國繪畫的立論,如同一條無限伸展的鎖鏈,千百年來無數巨匠泰鬥、大師前輩接力般地淬火加固,連續延長,形成了中國繪畫的理論體係,凝結為中華民族共同的精神財富。近年時代進步了,生活富裕了,大師漸盡了,這條鎖鏈也日漸單薄、幾乎斷裂了!此時此刻,《中國畫道論》驟然問世,豈能不讓人狂驚狂喜!
佛為舶來,道在本土。最能體現中國繪畫理論的即是“畫道”,我粗略查閱了曆朝曆代的論畫要目,直至今日還未能抽出一部有關這方麵的專著。也許是孤陋寡聞,也許是井蛙觀天,即使有藏之名山未被見著者,亦不能遮掩我與門中同道認知《中國畫道論》的成就與貢獻!
竊以為:《中國畫道論》是迄今為止最全麵、最翔實、最客觀、最理性解讀中國“畫道”的經典之作。
《中國畫道論》是一部承前啟後、論析透徹、由表及裏、細膩明了地講述中國繪畫的百科全書,從中人們還可以檢索到自古至今曆代名家有關繪畫理論的見解與言論,可以知曉早已化做玉律金聲的格言出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