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美大舉裝備網絡戰武器對付中朝俄(1 / 1)

美大舉裝備網絡戰武器對付中朝俄

時局

作者:翟耀龍

綜合美國《航空航天技術周刊》等媒體報道,奧巴馬政府計劃加大對網絡戰係統的投入,向軍工巨頭大規模采購網絡戰武器。與此同時,朝鮮傳出可能展示新型彈道導彈的消息。於是,美軍試圖從網上攻擊朝軍,刺探其導彈機密。同時,這也是美軍為未來對中俄兩軍發動網絡戰做準備。

據美國《紐約時報》報道,有美軍專家猜測,朝鮮即將展示的新型導彈不僅具備精確製導能力,而且還搭載核彈頭。即使這種導彈不能打擊美國本土,也能把日本全境和美軍關島基地置於威懾之下。美國不允許這種情況出現,因此不惜采取一切手段加以應對。

《航空航天技術周刊》指出,美軍對朝鮮導彈的偵察行動將拓展到互聯網,其配備的首批網絡戰武器將拿朝鮮“試刀”。美軍專家認為,朝鮮的互聯網很不發達,但其政府機構和軍方都在使用互聯網,包括軍政高層和科研領域的專家。另外,朝鮮還建立了約10個互聯網論壇。美軍專家估計,其中至少有兩到三個是科技論壇,專供朝鮮“重要科研人員”探討問題。據韓聯社報道,朝鮮對互聯網實施比較嚴格的控製,其黑客部隊非常厲害,“可能不遜於美國中央情報局的網絡戰專家”。因此,朝鮮一些機構完全有能力通過互聯網獲得大量重要信息。

美軍專家認為,不排除朝鮮專家利用互聯網上的信息完善其導彈和核技術。因此,美軍可以有針對性地從網上尋找突破口,偵察朝鮮導彈的情報。具體做法是侵入朝鮮的互聯網科技論壇,獲取關鍵信息。美軍還可以致力於捕捉朝鮮機構和專家訪問互聯網的蹤跡,查出他們想獲取哪方麵的信息,從而預判其導彈的相關技術細節。美軍專家表示,以美軍目前的網絡戰實力,要達到上述目的難度較大,必須加快開發各種網絡戰武器。

據美國《紐約時報》報道,美國洛克希德·馬丁、諾斯羅普·格魯曼、通用動力和雷聲等公司“一擁而上”,爭奪五角大樓拋出的網絡戰武器采購大單。美軍認為,自身的網絡戰能力落後於現代高科技戰爭的需要。光靠一些黑客和簡單的破壞程序,無法完成越來越複雜的網絡戰任務。因此,美軍麵向各軍火巨頭招標,采購新一代網絡戰武器。

據《航空航天技術周刊》披露,美軍求購的網絡戰武器,包括各式各樣的電腦程序,這些無形的裝備具備幹擾、攻擊和破壞能力,“其威力不亞於先進的戰鬥機和導彈”。

按照具體功能,這些網絡戰武器大致分為人侵程序、破壞程序和潛伏程序3類。

入侵程序的任務是攻破敵國的防火牆,入侵其重要機構和設施的網絡。進入目標網絡後,入侵程序可投射另外兩種武器——破壞程序和潛伏程序,這樣就可以打擊並監控敵國的軍事係統、核設施、供電網絡、供水係統、化工廠和油氣管道等重要設施。

《航空航天技術周刊》指出,各國重要機構和設施都有嚴密的防護,其內部網絡與國際互聯網長期處於斷開狀態,隻在必要時才接人。因此,美國最需要的網絡戰武器是入侵程序,軍火巨頭爭相開發的也是這類程序。美軍專家認為,能否抓住轉瞬即逝的機會,攻破朝鮮軍方的網絡,是檢驗網絡戰武器性能的標準。

據俄新社報道,五角大樓強化網絡戰實力,其最終目標是對付中國和俄羅斯。

報道披露,在向軍火巨頭拋出網絡戰武器大單的同時,國防部高級研究計劃局開始麵向矽穀和美國各大高校搜羅電腦和網絡科技人才。

值得關注的是,其招募的重點目標是精通網絡運行、程序設計和外語的全能人才,其中不乏朝鮮語、漢語和俄語人才。俄軍專家指出,美軍此舉是為侵入不同語言框架的網絡係統做準備。

俄軍專家表示,五角大樓同時從武器和人才兩方麵人手準備網絡戰,並麵向俄軍和解放軍製訂網絡戰計劃。其具體戰法包括偵察軍事機密、切斷軍用和重要政府機構的網絡等。

美軍甚至可能謀劃偷偷向中俄兩軍的網絡植入先進的網絡戰武器——潛伏程序。“它們可以隨時掌控中俄兩軍的最新動向,並采取相應的措施”。例如,美軍可將有關F-22戰鬥機的監控程序植入中俄兩軍的網絡。這樣一來,如果俄軍和解放軍研究人員在軍用網絡係統中運行研究F-22戰鬥機的程序,美軍就能獲得相關信息。

如果有必要的話,美軍還可以進一步啟動內嵌的破壞程序,攻擊中俄兩軍的網絡和電腦係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