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穀歌逃稅數十億美元(2 / 2)

目前看來,唯一在拖穀歌這家創新互聯網公司財務後腿的,就是其去年剛收購的摩托羅拉移動了。最新數據顯示,三季度,摩托羅拉移動的銷售額為11.84億美元,比上年同期的17.78億美元減少了三成。同時,虧損了近2.5億美元,較上年同期的虧損1.9億美元有所擴大。數據顯示,2011年穀歌宣布125億美元收購摩托羅拉移動時,摩托羅拉的季度虧損額為僅4900萬美元。

盡管市場對穀歌持續為摩托羅拉燒錢的行為感到不解,但穀歌CEO佩吉仍表示看好摩托羅拉的未來,公司認為摩托羅拉的產能是沒問題的。

逃稅亦有功勞?

值得一提的是,對於三季度淨利的快速增長,穀歌財務長皮切特將部分原因歸功於所得稅稅率,他指出今年穀歌的所得稅稅率降至了15%,遠低於一年前的23%。其中的緣由是美國和海外分公司獲利表現不一。

而這一說法再次將穀歌在海外“合法逃稅”的行為擺上了台麵。

事實上,穀歌在將越來越多的錢轉移到百慕大的一個殼公司,以節省稅費。2012年轉移的資金數量已經達到119億美元,比2011年還高出25%。通過這種法律上無漏洞但道德上可疑的做法,穀歌已經節省了數十億美元的稅費。

以“不作惡”為座右銘的穀歌,采用了這種被稱為“雙愛爾蘭”的會計方式,成功將其海外所得的稅率降至2.4%。而在美國,企業的所得稅稅率則高達35%。

於是發生了這樣的場景,穀歌在百慕大的一個辦公室隻有3名員工,其中2名是律師,還有1名是經理,卻坐擁著數十億的利潤。

穀歌是如何做到這一點的?

長久以來,盡管公司總部設在北加州,但穀歌會向海外授權其知識產權。而在美國以外的任何利潤都遠不會在這個國家征稅。比如,得力於愛爾蘭寬鬆的稅法,愛爾蘭成為穀歌和其他公司許可其知識產權最多的國家之一。穀歌的子公司通過這些知識產權在愛爾蘭獲取利潤,卻不需要繳納稅費,相反,它還時而通過愛爾蘭法律的漏洞將子公司的利潤通過一個快捷通道送往荷蘭以便在歐盟避稅。這筆錢最終流向百慕大,那裏的企業所得稅為0。

這樣幹的除了穀歌,還有蘋果、Facebook、微軟等公司。

不過,10月中旬,愛爾蘭已承諾將關閉蘋果在該國的逃稅通道。愛爾蘭財長稱,該國計劃將任何在愛爾蘭注冊卻不去繳稅的公司行為都判定為非法。相信此舉一旦祭出,全球商業巨頭的逃稅通道都麵臨關閉,這其中,也包括剛剛因省下稅費而業績亮麗的穀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