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晚又要跋涉1000裏到廣州上班。嗯,人為什麼要這麼累?為什麼這麼累大家還過得很辛苦?有點看破紅塵了額米豆腐,錢財都是身材之物老衲不需要了來張月票吧哈哈】
劉鎰華望著身邊一個個神情莊重的省部級高官,人家都是40歲、50歲……和他們相比,自己簡直就是小孩子
國歌奏響了,鮮豔的五星紅旗伴隨著國歌升了起來,高高飄揚。
國防大學張校長講話,他大聲說:“同學們,歡迎你們這次學員有來自地方的30多位省部級領導、2名軍隊大軍區副職、9名正軍職領導,你們將接受兩個月的集中培訓我代表國防大學歡迎你們的到來”
“嘩嘩嘩……”學員們熱烈鼓掌。劉鎰華也濫竽充數跟著鼓掌。
張校長繼續道:“同學們,時代不斷在變化,因此我們黨的幹部要不斷加強學習,這樣才可以更好的為人民服強我們黨曆來重視對幹部的培訓工作……當年,井岡山上,主席指著蒼茫大地,問紅軍戰士:‘站在黃洋界上你們能看多遠?’大家說:‘能看到南方幾個省呢。’主席揮手指向遠方:‘在這裏,我們能看到全國、全世界’”
張校長停頓了一下大聲道:“如今,站在紅山口外的百望山上,如果問學員們問我:‘國防大學校園有多大?’我給你們的答案則是:‘無窮大這裏的課堂沒有邊界’”
“嘩嘩嘩……”張校長煽情很有效,大家熱烈鼓掌。
張校長繼續回顧曆史:“回顧軍地幹部交叉培訓的曆史,可上溯到井岡山時期……80年代中期,中央黨校曾在一期中青年幹部培訓班上做了調研,結果顯示,160名地廳級學員中,有部隊工作經曆或是對軍隊比較了解的隻有25人那時,軍地幹部都是各自培訓,相互間的接觸很少。這樣的局麵使得地方領導的國防、軍事知識比較缺乏。同樣,不少軍隊領導幹部對地方經濟建設也知之不多。
85年,首長拍板合並組建了我們國防大學從那時起,我們國防大學就根據職能和任務,在軍隊的高級幹部之外,招收地方省級以上和國家機關司局級以上幹部入學。
86年,軍地混合編班的“國防研究班”正式開講。我們這個國防研究班堅持從改善地方省部級領導幹部知識結構入手,精心設置了課程。在兩個月的培訓中,你們將學到:哲學、天文學、軍事運籌學、領導科學、社會學、文化學等10多門傳統和現代學科,並設置太空領域的國家安全、信息領域的國家安全、世界戰略形勢與國家安全、危機中的領導者、地緣戰略、非戰爭軍事行動等20多個專題。
中央下發了關於軍、地幹部交叉培訓的文件。在我們這個國防研究班上,地方省部級領導幹部與軍隊高級領導幹部一起接受培訓,這樣的你們之間互相溝通、交流,就可以得到一些前所未有的新思路、新想法,這對你們今後的工作很重要對改革開放很重要
學習期間,學校將組織你們赴全國各地一些大城市參觀,同時還要到延安、井岡山等幹部學院開展銜接教學,接受交叉培訓。同學們,兩個月時間很短,希望大家要抓住這次好機會,經過兩個月教育培訓後,我希望你們達到以下要求:加強戰略思維、拓寬視野、提高國家安全意識,把富國與強軍相統一等重大理論問題理解的更加深刻一些……”
劉鎰華聽著張校長的長篇大論,心裏真是感歎他老人家的與時俱進精神不過口號性的東西聽多了就乏味,於是劉鎰華就和身邊的劉元盛悄悄交流了起來。
校長講完後,學校其他領導當然也要發言,然後是班級的老師,最後是學生代表……2小時後,開班典禮終於結束了。
這時班級的教授招呼大家進教室,然後一一點名,最後讓同學們互相認識一下。
這一下劉鎰華可就成為了牛人雖然他是來旁聽5天,不是國防研究班正式的學員,不少省部級領導還是表現出對劉鎰華的好奇,他們想摸一下劉鎰華的背景,這年頭多一個朋友多一條路
劉鎰華當然也沒有放棄這個大好的社交機會這可是30多位地方省部級高官呀這些人將來基本上都會成為封疆大吏,現在不好好結交一下更待何時?再說了劉鎰華今後主要是在地方上發展,軍隊隻是順帶而已。
接下來是分配宿舍、領取學習資料、領取個人物品、交代注意事項……第一天的時間很快就過去了。劉鎰華雖然是旁聽生,但是學校裏麵都知道他和張校長認識,所以劉鎰華的宿舍還是不錯的。
晚上,劉鎰華在宿舍內無事,就開始和幾個同學侃大山。學校裏麵可能故意照顧劉鎰華,把劉元盛還有兩個最年輕的地方官員安排到了同一個宿舍。而且在兩個對年輕的省部級領導還都是貧困省份的,這樣他們應該比較低調。
除了劉元盛之外,還有一個是西部兩個省份的副書記。
劉鎰華笑道:“嗬嗬,我們這裏成了邊疆了?你看西疆、藏西……聽聽這個名字我就感覺很遙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