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6章 科技強軍(1 / 2)

京城劉奕菲的家裏,劉鎰華、王正華、劉奕菲正在交談著。劉鎰華這時候一本正經,看起來有正事。

“叔叔,這一次你去國防大學調查的我軍裝備情況吧?關於這點我以前和你說了,現在軍委準備怎麼整合優化?”劉鎰華既然穿越了,自然要想方設法為軍隊和國家多做貢獻。

王正華一翻白眼道:“你以為事情有這麼簡單?上一次沒有細說,今天叫你來就是想聽聽你的意見。”

劉鎰華笑道:“那我就不客氣了,實話實說了。”

王正華點頭道:“就應該這樣。”

劉鎰華抖擻精神道:“叔叔,你也知道家現在軍工方麵還比較落後。當年幾個部門合並成了國防科工委,就是想加大軍工方麵的研究,讓我們武器裝備更多、更好。可是你覺得現在國防科工委和軍隊完全融合了嗎?畢竟他們還要受到國務院領導,這樣一心多用,能幹好事情嗎?

就算幹得很好,但是他們是一個科研單位,他們說話軍隊能聽嗎?這樣就會造成這樣一個局麵國防科工委想了解軍隊武器裝備方麵,部隊不怎麼配合,不給麵子。部隊想讓國防科工委搞點什麼好東西同樣很難如果國防科工委有權利管轄全軍武器裝備呢?看看哪個部隊敢不給麵子?敢拖拖拉拉?”

王正華愣愣道:“這不可能?絕對不可能,永遠不可能國防科工委隻是一個部委、一個科研單位……怎麼有辦法有權利管理軍隊?你這不是開國際玩笑嗎?這個建議就算我讚成下麵軍隊誰服氣?這不亂彈琴嗎?”

劉鎰華苦笑下:“當然是永遠不可能所以,我們的武器設備就永遠落後就這麼簡單”

王正華噎了一下,道:“你說的現象有,但是你也不能排除國防科工委的功績吧?他們那些專家哪一個不是一心為黨一心為國?他們的辛苦和付出你知道……”

劉鎰華打斷道:“叔叔,誰說國防科工委不努力了?誰說軍隊不好了?他們雙方都沒有錯錯在體體製和架構上軍隊武器裝備的高科技化是當今世界軍事發展的一個重要趨勢了,這一點難道我們沒有意識到嗎?

現在我們國家改革開放以來形勢大好,我們的國防和軍隊現代化建設麵臨著一個千載難逢的機遇,我們現在就是要抓住機遇大有所為啊和平時期,國防科技和武器裝備發展是衡量各國實力的重要標誌這對一個國家一支軍隊來說極為重要。你要沒有好武器,你在世界上說話都沒底氣因此,我們可不可以有這麼一個部門這個部門全麵負責全軍武器裝備建設的集中統一領導這樣可以消除我剛才說的弊病,極大地促進國防和軍隊現代化建設”

王正華好久才收攏嘴巴,問道:“推翻舊體製?重新成立一個新部門?那這個部門叫什麼?”

劉鎰華站起來手一揮道:“解放軍總裝備部”

王正華喃喃道:“總裝備部?加上現在的三總部……那就是四總部了?”

劉鎰華點點頭道:“對四總部”

王正華苦笑下道:“這可不是小事情,不是我一句話就行。再說我們總參現在下麵不是有了裝備部了嗎?”

劉鎰華搖頭道:“別提這些部門了多頭管理亂七八糟標準的龍多了旱人多了亂母雞多了不下蛋”

王正華一笑,道:“沒有這麼誇張吧?都有哪些弊端?你說說看。”

劉鎰華站起來侃侃而談:“我軍自從文化大以來裝備就一直變化不大。從槍械、火炮、坦克到飛機、艦艇等除了個別尖端領域外,基本上都是老掉牙的東西這早被世界新軍事變革的潮流遠遠拋在後麵”

看到王正華不得不點頭,劉鎰華繼續道:“為什麼會如此落後呢?我分析了造成這種局麵的主要原因有第一、沒有錢這一點就不多說了。第二、認為短時期內世界大戰打不起來因此軍隊建設要服從國家經濟建設的大局,要忍耐、要樹立長期過緊日子的思想第三、體製不順,沒有專門的機構來組織領導裝備建設工作”

王正華苦笑道:“分析得很好啊但是這些問題不是一天兩天能解決,你還是仔細說一下弊端吧。”

劉鎰華搖頭道:“弊端實在太多了,不知道從何說起你看現在總參設有裝備部,主要負責武器裝備的宏觀規劃、研製、引進和出口工作;總參還有兵種部,主要負責兵種武器裝備的規劃、研製、生產和管理工作;總後還設有軍械部和運輸部,主要負責槍械、火炮、軍用車輛等裝備的研製、生產和管理工作;海軍和空軍的裝備自行負責研製生產和管理;國防科工委主要負責戰略和尖端領域裝備的研製生產工作……以上這些部門是不是亂七八糟?這不叫多頭管理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