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72章 三月三愛情節(1 / 2)

兩個人到了開闊的會場,這個會場設在開闊的橡膠林裏,頭上綠葉蔽天,腳下“葉毯”鋪地,幽邃、涼爽、安謐。央臨看見許多盛裝的女子,手戴各式鐲頭,上衣,筒裙往往嵌入了金銀箔,雲母片、明片或羽毛,也有綴以貝殼、穿珠銅錢、銅鈴或流蘇等,更產生了有聲有色的特殊效果。男子腰紮紅巾、手執花傘,正歡快的跳舞呢。

央臨這才問道:“這是什麼節日啊?”

“三月三愛情節啊。”陌城嘴角帶著戲謔的笑。

“三月三了啊?”央臨低下頭,又看著眼前一片歡騰,也被活潑的氣氛感染了,又不好去責怪陌城,看著男男女女鬧成一片。

央臨不會跟著一起跳,陌城也就陪著央臨坐在一旁,看著他們對歌、摔跤、拔河、射擊、蕩秋千。

“你知道愛情節怎麼來的嗎?”

央臨搖搖頭,又像是不滿的樣子說道:“我發現你什麼都知道啊,是不是你編出來的啊。”

“你總是說我是編的,這個傳說很多人都知道的。”陌城很委屈的解釋道。

央臨捂著嘴笑。陌城就講到:“上古洪水時期,聚居在昌化江畔的黎族遭受了一次特大洪災,人畜死亡,隻剩下一對叫天妃和南音的兄妹。兄妹二人長大成人以後,決定分頭尋找伴侶,相約每年三月三再回到燕窩嶺下相會。結果幾年過去兩人無功而返。妹妹見找不到別人,就忍痛用竹簽將自己的臉刺上花紋,又用植物染上了顏色,不讓哥哥認出自己,以結夫妻,從而使種族得以延續。於是,在一年的三月三日,他們就在燕窩嶺下結為夫妻,他們在燕窩嶺上紡紗織布,生兒育女,開荒種田,挖塘養魚,為黎族人民繁衍了後代。這也是黎族“三月三”節和繡麵來曆的傳說。你剛來的時候不是看見他們繡麵的嗎。以後的每年三月三,南音和天妃娘子跟子孫們便回到這裏迎接春天。許多年過去後,天妃和南音沉睡在山洞裏,化成一對石頭。黎族後人奉他們為祖先,每逢三月三便隆重紀念。節日裏男女老少身著盛裝,帶著糕點、粽子,小夥子們捕魚,姑娘們做飯烤魚,然後把祭品供於岩洞口。”

“不是為了祭祀的嗎,那為什麼後來成為愛情節呢?”

“這個是後來演變的了,等拜祭完畢後,青年們來到活動會場,進行射箭、摔跤、拔河等活動。晚上燃起篝火,小夥子撐開花傘,和姑娘們唱起情歌,舞蹈漸起,有時一對對情人悄悄離開篝火旁,小夥子把耳鈴掛在姑娘耳朵上,把鹿骨做的發釵插在姑娘的發髻上,姑娘把自己親手精心編織的七彩腰帶係於情郎腰間,雙方相約明年三月三不見不散。因三月三的來曆和主要活動內容都與愛情有關,就稱為愛情節了。”

央臨聽了這話也不做聲,不知道在想什麼,陌城看她不說話,問道:“你怎麼了啊?又在想你妹妹的事了啊?”

“也不是。”央臨別過臉,輕輕的答道。

“哎,你們兩個還在那裏幹什麼呢,來跳舞啊。”說著,兩個年輕人就上前拉起央臨和陌城,走向會場中央,央臨臉上浮起笑,說道:“我不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