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章 拜月(1)(1 / 1)

第一章拜月

樹影蓊鬱,月光斑駁,園內小道曲折。月色映在池內,銀盤似的掛在屋脊上,伴著遠近高低的蛙叫和蟲鳴,這一襲素妝在月下映襯得倒也愈發淡雅。

拈罷清香,琇伊抬頭凝望銀盤,想起身世珠淚不覺落下。母親徐氏夫人病故已十年,自小便由乳娘服侍。父親身任布政使職,政務繁忙自是無暇顧及家事。琇伊知其情由也自恨身為女眷,不能如男兒般功名出仕,參謀國事。這些年來,日間雖有丫鬟婢女陪伴攻書學紅,習字理琴,至夜間自是不免孤零冷落,獨自惆悵。時光流逝,往昔的蓬頭小兒已經長成亭亭玉立的如花少女,前些年父親做主將婚事許配京中右都禦史魚府二公子。這右都禦史魚淵大人與父親尹裕乃同科及第,同在京中做官時兩家交往甚密。琇伊五歲時候,魚都禦使帶二公子魚廷俊到府上做客。兩小兒雖初次會麵,卻興味相投自是和睦。兩家長輩見狀遂玩笑請為兒女親家,後來聘請先生相對生辰八字即定下婚約。怎料日後尹裕外放布政使,又逢徐氏夫人病故,此事就未曾多提起,兩人也未曾再見。

觀眼前這閨閣秀女,卻自有一番憐人之處。月照明眸動秋波,水潤烏發閃灼灼。見她頭梳玲瓏寶月髻,偏插累絲展翅銀鳳,口銜滴水珍珠步搖,上身穿錦緞雲紋牙白襖,下著掐邊八寶緙絲罩紗裙,月光下越發襯出麵似春水,素而不俗。雖然正值青春,待字閨中,聽聞成婚日期將近自知閨閣日子不多,又念及嫁入京中之後遠離家鄉,父親孤單無人陪伴,倒不覺淒然起來。且今日恰逢母親徐氏夫人忌日,日間闔府家丁、仆婦精心籌備,尹裕率琇伊及家中眾人誠心祭奠。夜裏月朗氣清,琇伊退去大衫,重新沐浴更衣,素妝打扮,擎香爐一支,徑自來到後園,對月遙拜以敬相思。

“小姐,夜深了,早些安睡吧”。琇伊正在拈香祝告,聞得身後有聲,是婢女鸞兒找來,帶一件杭綢單紗大披風與她披上。

“今晚月色不錯,我祭拜罷就回去”說罷又閉眼祝告,少時提裙而起,會意鸞兒卷席收爐,提燈引路。

“父親可曾安睡?”琇伊拉緊披風問道。

“還不曾安睡,聽尹福說午後京中有急件到府,老爺在花廳會客後就獨自進書房了,到現在也沒出來,晚膳也未用”鸞兒手提紗燈引入內室,且一五一十的稟道。

“準備參茶,隨我去書房”。琇伊脫下披風的手頓時停住,吩咐到。鸞兒應了一聲“是”就急忙退出。琇伊趁此時機重新淨臉凝妝,換上一身玉色春綢提花大衫,退了銀鳳,簪上一支東珠攢頂白玉簪,髻邊插一支雪白湖綢山茶宮花,整理罷在妝台前坐著,看牆上也正是二更初刻時候。少時鸞兒手提食盒回來,琇伊欠身而起,手拿玉竹絹紗團扇出來,鸞兒仍舊手提紗燈在前麵領路,兩人繞過遊廊,穿過垂花門徑直奔前院行知堂而來。

尹府照例是分為前後分隔的庭院,前後院之間有遊廊相連,垂花二門相隔。琇伊雖為閨閣小姐,去也自小熟讀四書、通曉女則。尹裕無子,僅有琇伊小姐一女,與夫人徐氏自是愛若掌上明珠。尹裕性格恬淡開朗,雖然身為朝廷命官,卻不同於別家三房四妾,與徐氏夫人感情甚好。自從夫人去世之後,更是無心續娶,加倍愛護,且親自教導,這琇伊也是天資聰慧,在父親的教導下日益精進。而且有時尹裕遇到公務上的為難事時,琇伊竟會不經意出個主意,就解開難題。為此在府內時,尹裕對內外之分倒也無太多限製,琇伊也經常出二門,來到書房陪同父親讀書、論事。今日琇伊一路走來心知父親必然遇到為難之事,自己前去相陪肯定是能有幫助的。不覺間已經到了行知堂門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