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操作係統之哲學原理(3 / 3)

9.4以最少繁忙等待、測試與設置來實現鎖

9.5中斷禁止、測試與設置

第10章死鎖應對

10.1發生死鎖的原因

10.2死鎖的描述

10.3死鎖的4個必要條件

10.4哲學家就餐問題

10.5死鎖的應對

10.6消除死鎖的必要條件

10.7銀行家算法:冒險的代價

10.8哲學家就餐問題之解

10.9討論:死鎖的思考——綜合治理

10.10討論:死鎖、活鎖與饑餓

第三篇內存原理篇

第11章基本內存管理

11.1內存管理的環境

11.2內存管理的目標

11.3虛擬內存的概念

11.4操作係統在內存的位置

11.5單道編程的內存管理

11.6多道編程的內存管理

11.7閑置空間管理

第12章頁式內存管理

12.1基址極限管理模式的問題

12.2分頁內存管理

12.3分頁係統的優缺點

12.4翻譯速度

12.5缺頁中斷處理

12.6鎖住頁麵

12.7頁麵尺寸

12.8內存抖動

第13章頁麵更換算法

13.1頁麵需要更換

13.2頁麵更換的目標

13.3隨機更換算法

13.4先進先出算法

13.5第二次機會算法

13.6時鍾算法

13.7最優更換算法

13.8NRU算法

13.9LRU算法

13.10工作集算法

13.11工作集時鍾算法

13.12頁麵替換策略

第14章段式內存管理

14.1分頁係統的缺點

14.2分段管理係統

14.3分段的優缺點

14.4段頁式內存管理

14.5段號是否占用尋址字位

14.6討論:否定之否定的嵌套——純粹分段與邏輯分段、分頁與段頁

第四篇文件原理篇

第15章磁盤操作

15.1磁盤組織與管理

15.2磁盤的結構

15.3盤麵的結構

15.4磁盤驅動器的訪問速度

15.5操作係統界麵

15.6磁盤調度算法

第16章文件基礎

16.1為什麼需要文件係統

16.2什麼是文件係統

16.3文件係統的目標

16.4文件的基本知識

16.5從用戶角度看文件係統

16.6地址獨立的實現機製:文件夾

16.7文件係統調用

16.8內存映射的文件訪問

第17章文件係統實現

17.1文件係統的布局

17.2文件的實現

17.3目錄實現:地址獨立的實現

17.4閑置空間管理

第18章文件係統

18.1文件係統訪問控製

18.2主動控製:訪問控製表

18.3能力表

18.4訪問控製的實施

18.5文件係統性能

18.6提高係統性能的方法

18.7文件係統設計分析:日誌結構的文件係統

18.8海量數據文件係統

第五篇I/O原理篇

第19章輸入輸出

19.1什麼是輸入輸出

19.2輸入輸出的目的

19.3輸入輸出硬件

19.4輸入輸出軟件

19.5I/O軟件分層

第六篇多核原理篇

第20章多核結構與內存

20.1以量取勝

20.2多核基本概念

20.3多核的內存結構

20.4對稱多處理器計算機的啟動過程

20.5多處理器之間的通信

20.6SMP緩存一致性

20.7多處理器、超線程和多核的比較

第21章多核環境下的進程同步與調度

21.1多核環境下操作係統的

修正

21.2多核環境下的進程同步與調度

21.3多核進程同步

21.4硬件原子操作

21.5總線鎖

21.6多核環境下的軟件同步

原語

21.7旋鎖

21.8其他同步原語

21.9多核環境下的進程調度

21.10多核環境下的能耗管理

21.11討論:多核係統的性能

第七篇操作係統設計原理篇

第22章操作係統設計之原理

22.1操作係統設計的追求

22.2操作係統設計的第1條哲學原理:層次架構

22.3操作係統設計的第2條哲學原理:沒有對錯

22.4操作係統設計的第3條哲學原理:懶人哲學

22.5操作係統設計的第4條哲學原理:讓困於人

22.6操作係統設計的第5條哲學原理:留有餘地

22.7操作係統設計的第6條哲學原理:子虛烏有——海市蜃樓之美

22.8操作係統設計的第7條哲學原理:時空轉換——滄海桑田之變

22.9操作係統設計的第8條哲學原理:策機分離與權利分離

22.10操作係統設計的第9條哲學原理:簡單為美——求於至簡、歸於永恒

22.11操作係統設計的第10條哲學原理:適可而止

結語

6推薦指數

推薦同行閱讀指數:☆(注:以為最高。)

7作者簡介

鄒恒明博士(圖2),美國密歇根大學(University of Michigan-Ann Arbor) 計算機科學與工程博士、中國科學院計算技術研究所計算機科學碩士、華中科技大學計算機科學與工程學士。曾先後在美國IBM、美國國家數據公司、美國朗訊、美國AT&T貝爾實驗室、美國EMC公司工作8年多。參與了EMC公司的Engenity存儲操作係統和IBM的AIX操作係統的設計與開發,並為多家跨國公司設計過(信息)災難恢複解決方案。2003年歸國,2003年10月加入上海交通大學,為學科帶頭人和高可靠軟件實驗室負責人。研究領域為高可靠軟件設計理論、高可用信息係統理論、安全存儲技術。目前開設的課程有操作係統、數據結構、計算機組成與係統、數據庫係統、算法設計與分析、高可靠軟件工程、信息災難及災難應對和科技英語。專注於高可靠軟件設計基準模型、安全自備份數據存儲係統、虛擬機信息攻防戰和信息盾技術的研究。

鄒恒明

8後記

筆者認為,對一般人來說,《操作係統之哲學原理》這本書讀起來還是很累的,作者在書中處處彰顯其豐富的知識和跳躍的思維,牽動或者說拖拽著讀者。有能力的甚至會“愛不釋手”;不喜歡的則會感覺到“疲於奔命”。

毫無疑問,對操作係統原理的認識和理解程度,是計算機專業人士和計算機應用人員之間的一道分水嶺。因此,對於希望更為生動地教授本課程的教師,對於正在學習並希望真正掌握操作係統原理的學生來說,認真閱讀本書無疑是十分有益的。

參考文獻:

[1] 鄒恒明. 計算機的心智:操作係統之哲學原理[M]. 北京:機械工業出版社,20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