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高校非計算機專業VFP程序設計語言教學探討(1 / 3)

摘要:針對非計算機專業VFP程序設計教學課時壓縮而教學內容不減的現狀,以及傳統教學模式存在的問題,本文在教學方法及手段運用等方麵進行改革和探索,以任務驅動教學理論為指導,精心組織教學內容,重視實踐教學環節,培養學生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取得了良好的教學效果。

關鍵詞:VFP教學;任務驅動;上機實踐

隨著計算機在各行各業中的日益普及,能否熟練掌握計算機知識和技能已經成為衡量當代大學生是否能適應社會發展的重要標誌。為此,教育部提出計算機“文化、技術和應用”三層次的教育體係。Visual Foxpro程序設計語言(簡稱VFP)作為其中第二層次的核心內容,已被列入各高校非計算機專業,尤其是經濟管理類專業的教學計劃,同時,它也是全國高等院校計算機等級考試的考核內容[1]。針對教學課時相對較少、課程內容複雜難懂的實際情況,如何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提高教學質量和教學效果,已成為廣大計算機基礎教學工作者普遍關注的問題。為此,我們結合實際,以培養學生獨立編程能力為目的,在改進教學方法和手段等方麵作了有益的嚐試,並將其付諸於實際教學活動中,取得了一定成效。

1VFP課程特點及存在問題

VFP程序設計語言是一種麵向對象和事件驅動的可視化編程語言,它能讓程序設計人員從原先複雜代碼的編寫工作中解脫出來,更加方便靈活地建立和修改應用程序,相比傳統麵向過程的程序設計方法,開發效率得到顯著提高。但通過對非計算機專業VFP課程教學現狀的分析,我們發現仍然存在以下兩方麵突出問題。

(1) 學時少、任務重。計算機程序設計語言的學習周期長、見效慢,而非計算機專業學生的授課學時卻不斷被調整和壓縮,對於教師來說,既要有效完成教學任務,又要讓學生真正掌握計算機語言學習的方法,這不是一件輕而易舉的事情;而對於非計算機專業的學生來說,由於各種因素的限製,許多相關課程並未開設,另外,學生語言基礎較弱,這無疑也加大了學生學習該門課程的難度。

(2) 重理論、輕實踐。雖然VFP麵向對象程序設計的開發效率顯著優於麵向過程的程序設計方法。但在實際教學活動過程中,教師仍然隻是注重概念和語法功能的理論講解,上機操作僅僅作為驗證理論的一個手段。這種以教師為中心,課程為主體的傳統教學方式,隻能使學生掌握本課程的基本知識點,而無法建立數據庫係統開發的整體概念,這嚴重挫傷了學生學習程序設計語言的積極性,最終導致學生動手能力差,缺乏主動性和創造性。

2注重課堂教學,提高教學質量

2.1利用教學媒體,優化教學內容

隨著計算機技術的發展和各高校對教育投入的增加,絕大多數課程都采用大屏幕投影和多媒課件的授課方式,多媒體教學的優點在於圖文並茂、直觀性強、信息量大。但如果隻是一味照搬書本,將其內容不加篩選地投影到屏幕上,學生看得多、聽得多,卻必須根據學生專業和大綱的要求,精心確定教學內容,課件應具備一定的概括性,便於學生做好課堂筆記。此外,教師還應主動收集教學過程中學生的反饋意見,及時修改和更新課件,使學生得到高質量和全方麵的教學服務。

針對VFP的課程特點,我們在實際教學過程中將多媒體課件、VFP集成環境及傳統板書結合起來。比如講解程序的三種基本控製結構時,首先利用投影儀列出某個控製結構的語法及流程圖,然後進行實例講解,通過板書形式展現解題算法的分析過程,最後利用VFP的集成環境演示具體代碼的編寫和運行過程。並針對某一典型例題進行靈活的修改和擴展,演示不同的運行結果,從而充分發揮多媒體教學的優勢,加深學生的理解,提高教學效率。

2.2改變教學模式,激發學習興趣

教學方法的重要職能是將預期的教學目的變成教學成果,而教學效果的優劣在很大程度上取決於教師對教學方法的選擇及運用。當前VFP課程的教學運用多媒體教學手段幫助學生理解課程內容,但在教學方法和教學理念上卻沒有根本的改變,教師依舊是按照章節順序,以知識點為單位先講解理論,後舉例說明,學生常常是學了後麵忘了前麵,很難建立起完整的數據庫理論體係[3-4]。而任務驅動教學法的引進可以在很大程度上改變這種狀況,真正加深學生對課程體係的理解,實現理論和實踐的完美結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