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經濟類院校管理信息係統課程教學方法探討(2 / 3)

2.1教學目標

經濟類院校經濟管理類專業本科學生應具備以下能力:

(1) 應當掌握管理信息係統所涉及的基本概念知識,例如管理信息係統的意義與功能、一般管理信息係統的基本構成、設計過程與一般設計方法、某些典型係統的特點與關鍵技術、管理信息係統的實施與維護知識等。

(2) 應具有信息意識,具備在信息化環境下收集信息、處理信息和有效利用信息的能力。

(3) 利用軟件工具,以原型法為研究方法做出一個係統,真正弄明白管理信息係統的實質。

但是,要實現這些能力決不是將本課程變成代碼設計課程,而應該掌握係統的科學思想和管理信息係統的規劃、分析、設計的技術方法,並能將信息管理,管理信息係統規劃、分析、設計、實施、管理、評價和維護等方麵的知識應用於實際經濟管理工作中。

2.2引入部件庫最小係統輔助教學

部件庫最小係統是在總結大量信息係統結構普遍規律的基礎上,抽取其共同特征,研究設計的一套信息係統即插即用型軟部件,可以用於多種應用係統,使原來極為煩瑣的一些程序代碼設計工作幾乎無須時間就可以完成;使得原來必須專業人員才能做的編碼與係統維護工作,普通未經特別訓練的人員也能進行。在管理信息係統教學上使用這種軟件,可以使學生從代碼設計中解放出來,更好地對管理信息係統有一個整體的概念。

傳統的管理信息係統教學往往在與實際問題聯係不夠緊密的情況下用大量時間講解管理信息係統的基本理論、基本概念。內容枯燥,學生學了不知有什麼用,也不知道在計算機上如何操作。

引入部件庫最小係統製作範例教學,第一次課就結合學生比較熟悉的學生管理,先由老師提出相應的數據庫結構,讓學生利用部件庫最小係統中的部件自己動手構建一個具體的管理係統,並具體對係統進行操作,使學生了解什麼是管理信息係統,它是做什麼用的,是怎樣構成的,一般功能要求有哪些。這樣學生對本課程就建立了一個整體的概念,了解了課程的基本要求。

接著,教師和學生一起討論與上機實踐:通過對部件庫中各個部件的使用,了解管理信息係統常見界麵的設計需求以及對性能的一般要求。學會利用ROSE完成一個實際應用係統的需求分析與概要設計,並根據需求分析的內容利用部件庫建立一個具有自適應性的管理係統。可以進行ERP和電子商務係統模擬,了解ERP係統構成及其基本原理以及電子商務係統的一般體係、結構、流程。

在教學全過程中,我們準備了數十個課程設計題,要求學生隨著教學進程實地進行設計應用係統[4]。設計工作由模仿逐步轉向創新,開始時由教師指定數據庫結構與功能要求,學生自選部件建造係統。隨著教學的深入,進一步提出實際課題的工作過程與數據要求,放手讓學生自行設計管理信息係統。

在關於係統功能要求、性能要求、數據模型、關係數據庫特性、函數依賴、範式、數據完整性與安全性、數據庫設計等理論教學中,我們都提供一些典型的實例,要求學生使用部件建造係統,並總結體會數據庫的概念與設計理論的具體含義。

經濟類院校經濟管理類專業本科學生本身已經具有一定前導經濟、管理專業知識,通過部件庫最小係統範例教學,可以使學生將以前所學知識運用到管理信息係統中,看到一個具體的係統,而不是枯燥的理論,既增加了學習興趣,又更好地理解了前序課程,真正達到管理信息係統課程開設的要求。

3結語

我們按照以上設計組織了一屆教學實踐,涉及會計、財務管理、公共管理等多個專業本科教學,均取得滿意效果。代碼設計薄弱的學生也隻需要幾次上機,就能實地動手開發係統。成功的實踐能激發學生高度學習熱情,也引導學生根據實際應用的需要組織學習,取得良好教學效果。學生學習積極性提高,動手能力加強,對本課程基本理論與基本概念掌握也就加深。通過實驗環節,學生進一步了解了企業具體業務流程,對管理信息係統設計有了整體認識。通過本課程的學習,學生更好地理解了各自專業在管理信息係統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