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節(2 / 2)

“我認為還是相信他的好。”廖錚回答道。“說不出他欺騙咱們的理由。”

“哼,也許是雙料間諜呢。”

廖錚沒有回答。這種時候,除了信心,沒有確鑿的方法可以證明什麼。又等了近一個小時。在他們的信心即將消失,準備逃離這裏時,施蒂納從村子裏跑了過來。興奮地對他們說:“我向酋長問清了,他們和博阿伊之間隻有生意關係!你們也可以進村去。直接了解情況。”

一邊走,施蒂納一邊介紹他了解到的情況。原來,本地石匠雖然經常製造商品石材,但最為神聖的這種原始製像技術卻從不外傳。甚至祖先留有遺訓,不允許用它來製造商品出賣。隻能製造拜祖石像。當然,由於外界極少知道那種石像製品,也沒有什麼人來訂貨。所以,當消息靈通的博阿伊用遠遠高於市價的錢定購這種原始石像時,曾經引起了村子裏的爭議。有的人希望掙這筆錢,有的人怕令祖先的靈魂震怒。最後,酋長還是下決心接了這單生意。這裏麵不僅有製造費用,更有不菲的“掩口費”。

但石像製好以後,博阿伊由於把大量資金投入競選造勢,資金流麵臨幹枯,經常付一半欠一半。阿莫金人心懷怨氣。所以,當施蒂納以“民俗文化研究機構”名義進村後,向酋長調查時,酋長便向他交了底。也不再理那個掩口的要求。

廖錚和波爾蒂略穿著不整的衣杉進了村。酋長親自把他們迎接進來。生活在偏僻地方的人都非常好客,這和他們的偏僻有直接關係。人有吸取信息和追求變化的原始需要。偶有一兩個外鄉人來這裏,對習以為常的生活多少是個改變。

“他們說,這種手藝他們在生活中早就不用了。”施蒂納小聲介紹道。“但製造祭祀用的神器時,還必須用這種傳統方法製造,否則就不夠虔誠。在他們看來,任何金屬工具都算是現代化的工具,不能表達那種傳統的崇敬。若不是出於這種原始宗教信仰,這類技術根本不會保存下來。”

廖錚曾經參觀過中國最後一家土法造紙的小作坊。那裏生產的原始紙張全都是供附近村民辦紅白喜事用的。產量雖然不高,但風格特別。當地人在婚禮葬禮上,隻使用這種古樸的紙張。眼下的情況極其類似。

酋長用當地方言向外國客人介紹著,施蒂納作著翻譯:“這位先生說,這種技術,是遠古時期阿巴加人發明的。阿巴加人是巴布亞的一個大部落。這幾百年來衰落了。阿巴加語基本失傳。他說,本村的傳統神像工藝,完全掌握在一位老人手裏。他平時講阿莫金語,而那種技術是師傅由阿巴加語傳給他的,但他從不外傳。”

“就是剛才咱們看到的那位老人嗎?”那個矮個子老人在石像旁走來走去的樣子,給廖錚留下了深刻印象。

“正是他。我們也很擔心。一旦這位先生去世,他的技術就失傳了。但我們不能違背天意。”酋長歎了口氣,說道。“建造這種傳統石像的時候極少。五年才有一次。一旦需要,我們就把老人請出來。他要作的,就是選擇合適的石材。然後,他要用泡洗西穀樹的水,加幾種草藥,油脂調製藥劑。隻有這種藥劑才能使燃燒均勻,石材開裂容易。而在石材的什麼地方抹藥才能形成理想效果,更是他的不傳之秘。本村人跟他這麼久,誰也沒有學會。”

“那麼,我們能不能拜訪這位老先生呢?”廖錚有些急迫。他們現在離文明世界還很遠,塞克瓦蒂的威脅仍在。她特別在最短的時間裏,知道最多的真相。

一旁,波爾蒂略現在也不再管什麼偽造一事,倒是很想知道這一秘密。哪怕他無法用這個資料來創作所謂的“高質量娛樂品”。

身為客人,馬上提這麼深入的要求,自然很不容易得到滿足。好說歹說,酋長才派了一個部下去征詢老人自己的意見。一個小時後,廖錚他們被允許來到老人的屋子裏。

那位老人木然地坐在石凳上。悶熱天氣裏,石凳很受歡迎。老人大約是刻了一輩子石像,那張臉也象石雕本身一樣紋絲不動。廖錚不知道怎麼才能和老人套近乎。想了半天,才說了些保重健康之類的話。

老人始終沒有開口。實際上,這位老人根本就沒有同意他們的見麵請求。酋長希望這幾位客人能夠幫助他們追回博阿伊的欠款,想討好他們,才自作主張讓他們見到老人。這位老人雖然因為掌握的技術秘密而受到尊敬,但平時也不過是住在“男屋”的小隔間裏的部落民,並無更多的特權。

一時間,廖錚覺得自己很是卑鄙。她從不認識這位老人。從沒有關心過這位老人的喜怒哀樂,隻是關心他保守的秘密。那個秘密屬於全人類,但首先屬於他自己。他有權利保持沉默。

§§第八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