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完善醫保管理措施促進雙向轉診。一是發揮政策導向的作用。擴大醫保政策向社區衛生服務機構傾斜的範圍,如對職工醫保參保人員在社區衛生服務機構發生的普通門診費用,可直接從門診統籌基金中先支付一定比例,其餘部分再從個人醫療帳戶支付,鼓勵到社區首診。加大政策傾斜的幅度,進一步降低在社區衛生服務機構的住院起付線和乙類項目個人先自付比例,提高醫保支付標準,鼓勵參保人員大病穩定後的治療和康複回社區。二是發揮就醫管理的作用。在就醫流程上,要求參保人員一般情況下先到社區衛生服務機構就診,需要到上級醫院就診的,由社區辦理轉診,特殊情況可先到大醫院就醫,再到社區補辦轉診手續。醫保患者在大醫院住院超過一定周期的,必須由所屬社區衛生服務機構到醫院了解核實並確認簽字,病情需要的繼續在大醫院治療,符合下轉條件的須盡快轉至社區,促進雙向轉診實施到位。三是發揮付費管理的作用。醫保費用結算時,對未及時辦理上轉導致病情貽誤,未及時辦理下轉繼續在大醫院治療,所增加的醫療費用,要求責任醫療機構與醫保基金共同分擔。對嚴格執行醫保雙向轉診規定,及時將符合下轉條件患者予以下轉的大醫院,醫保費用仍超出約定標準的,給予適當補償。通過經濟杠杆,實現符合上轉條件的轉得出,符合下轉條件的轉得回。
4.宣傳引導醫保患者合理就醫轉診。一是宣傳社區衛生服務機構的服務優勢。使參保人員熟悉了解社區衛生服務“六位一體”的服務內容和模式,改變參保人員對社區衛生服務隻是開開藥、吊吊水的錯誤概念,形成良好的就醫習慣,建立起社區衛生服務首診製。二是宣傳社區衛生服務機構的價格優勢。通過與大醫院比較,突出社區衛生服務價格低廉的優勢,重點宣傳基本藥物製度實施後,社區衛生服務機構實行藥品零差價銷售的政策,讓參保人員知曉在社區衛生服務機構可以花更少的費用得到同樣的治療、取同樣的藥。三是宣傳社區衛生服務機構的政策優勢。將醫療保險在住院起付線、報銷比例等方麵向社區衛生服務機構傾斜的政策,宣傳到每位參保人員,讓參保人員明白在社區衛生服務機構就醫,同樣的費用,個人負擔會明顯低於大醫院,可以得到更多的醫保補償。四是宣傳醫療保險雙向轉診的各項製度。消除參保人員對雙向轉診的模糊認識,了解雙向轉診的目的、條件、程序以及轉出轉進醫療機構應該承擔的責任,支持和監督醫療機構做好雙向轉診工作。
5.聯合有關部門協同推進雙向轉診。醫療保險雙向轉診涉及醫療資源的合理配置、財政資金的投入等多個方麵,單憑醫保機構的力量,無法完全實現,必須聯合衛生、財政等部門,協同推進。一是提高社區衛生服務機構的整體水平。借助新一輪醫藥衛生體製改革,依靠衛生部門,實現社區衛生服務機構的整合和合理布局,醫療資源的合理配置,改善社區衛生服務機構的基礎設施和醫療設備,提高社區衛生服務機構醫護人員的整體素質,增強社區衛生服務機構的醫療和服務能力。二是加大對醫療機構的資金投入。依靠財政部門,加大對醫療機構的資金投入,改變各級醫療機構對經濟利益的過分追求,樹立社會效益為重的觀念,打破醫療機構之間相互逐利的不良競爭局麵,形成以病人利益為中心的雙向轉診機製。
綜上所述,醫療保險雙向轉診對提高醫保基金使用效率,更好地滿足廣大參保人員的醫療保障需求,促進醫療保險事業發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盡管實施過程中會遇到各種困難,但隻要我們不斷完善製度,強化推進措施,加強部門協作,醫療保險雙向轉診機製就一定能夠得到有效實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