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力資源社會保障製度改革探析
社保觀察
作者:王晨光
摘要:社會保障製度是一個國家的基本經濟社會製度之一,是國家通過立法建立起來的。世界各國由於社會經濟製度、經濟發展狀況、價值取向、法律文化傳統等方麵的不同,社會保障製度的內容也不盡一致。本文主要探討人力資源社會保障製度改革的措施。
關鍵詞:人力資源 社會保障 改革
一、人力資源社會保障製度的概念
在當代,社會保障對世界各國來說已經不僅是一個範疇,而更多的是成為一項重要法律製度的總稱,這種製度已在社會生活中被廣泛使用。“社會保障製度”的含義是:國家為了保持經濟發展和社會穩定,對公民在年老、疾病、傷殘、失業、生育、遭遇災害、麵臨生活困難時,由政府和社會依法給予物質幫助,以保障公民的基本生活需要的製度。從社會保障製度的含義可以看出,社會保障製度的責任主體應該是國家或者政府,也隻有國家或者政府才有能力擔當起保障“生存權”這一人的基本權利,按照效率與公平兼顧的原則來滿足公民的基本生活需求。
二、人力資源社會保障製度的作用
1.維係社會穩定的“安全網”。人的經濟收入、社會生存條件在很大程度上依賴自己的競爭能力和市場可能給予的機會。對於社會的弱者來說,其在競爭機製下“弱者恒弱”,導致長期陷入貧困,他們可能由於“饑寒起盜心”,可能由於社會的貧富差距而心理不平衡,采取社會保障製度對社會成員的收入進行再分配,通過轉移收入幫助這些社會成員,一定程度上緩和社會矛盾,成為“社會安全網”和“減震器”。社會保障製度對沒有生活來源者、貧困人群、遭遇不幸者等給予救助,不僅保證其基本生活需要,維護了社會穩定,而且也是現代社會應當有的一種文明。
2.促進社會公平的調節器。在市場經濟條件下,由於收入分配機製與競爭機製相聯係,必然存在收入分配方麵的不均等,造成貧富懸殊。社會保障製度對社會成員的收入進行再分配,將高收人者的部分收入適當轉移給收人較少的社會成員,一定程度上縮小了貧富差距,緩和社會矛盾,促進社會公平目標的實現。
3.對人力資源再生產具有重要作用。首先,社會保障製度有利於減小人力資源自身的社會風險。俗話說,“天有不測風雲,人有旦夕禍福”。社會保障起源於人類通過一定的社會組織抵禦風險,就是對人力資源本身進行自我保護的一種需要。社會保險、商業保險均可看做是人類對由不確定性造成的風險進行應戰的手段,其中最能體現人類智慧的應戰手段,當然是以大範圍的集體共謀合作為基礎,由國家出麵舉辦的社會保險製度。從效率和政府責任角度來看,具有普遍性風險和關係著維持人力資源再生產基本需要性的風險應當由政府來管,因為政府作為政權主體,無疑具有某些強製權力。這是任何商業性機構都不具備的權威和統籌兼顧、調節經濟利益和經濟關係的權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