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高校教師掛職地方團市委副書記經驗探討(1 / 3)

高校教師掛職地方團市委副書記經驗探討

探索·實踐

作者:陳斌 陳芬 餘傑 倪建均 劉周洲

摘要:為響應國家號召、了解基本國情、增進與基層和群眾的感情,從而加強自身素質建設並更好做好人民教師工作,積極參加高校教師掛職地方團市委工作。結合自身擁有事業單位和企業單位的工作經驗,從加強理論學習、推進團內工作和深化校地合作及經驗思考總結共四方麵,係統客觀闡述掛職內容和初步成果。此經驗探討也可供高校教師掛職地方團工作者借鑒和學習。

關鍵詞:高校教師 掛職 團市委

為貫徹落實時任胡錦濤總書記在建黨90周年紀念大會上的重要講話精神和中央有關要求,切實加強和改進高校青年幹部隊伍建設,幫助高校共青團幹部在深入基層、麵向青年的工作實踐中了解國情和經濟社會發展實情、增進與基層和群眾的感情,響應時任團中央書記陸昊同誌關於大規模下派高校團幹部到縣級團委掛職的講話的精神和按照《關於從全國高等院校中選派共青團幹部到縣級團委掛職工作的通知》(中青聯發〔2010〕36號)要求,我有幸成為(2012-2013年)浙江農林大學到臨安團市委掛職鍛煉的團幹部,掛職年限為一年。並將掛職期間的工作經驗進行了總結,供高校教師掛職地方團工作者借鑒。

臨安團市委共分書記室、辦公室、組織部、青聯部、誌願者部和宣傳部等六個科室。其中書記室有書記一人、掛職副書記一人、副書記兩人。本人在高校工作近八年,一直從事環境相關實驗教學與管理工作,還兼職於杭州環保企業,具有一定的事業及企業單位工作經驗。在臨安團市委具體分管:青工線、社會管理綜合治理工作線和校地合作共三條線。結合本人的工作經驗和掛職工作,主要從加強理論學習、推進團內工作和深化校地合作共三個方麵來開展掛職工作。

一、加強理論學習

1.理論學知識

掛職初期積極學習團省委、杭州團市委、臨安團市委和臨安市委的相關文件精神,盡快熟悉情況及進行角色轉變。利用業餘時間學習《中國共產黨曆史》第一卷和第二卷以及《中國共產黨臨安曆史(1949—1978)》,了解黨的曆史、加深對黨的認識、增強對黨的感情,更堅定對黨的忠誠。學習時任的胡錦濤總書記在省部級主要領導幹部專題上“7.23”重要講話精神,對某些重大問題,以及黨和國家未來發展的理論和實踐有重新認識。學習浙江省第十三次黨代會精神,意識到現在首要任務是進一步找準團工作的切入點,充分發揮共青團在建設物質和精神富有的現代化浙江的作用。理論、培訓學習十八大精神,要以堅持和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為主線,要為開創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新局麵貢獻力量。

2.會議學精神

參加浙江省高校團幹部掛職縣級團委工作培訓會、全省鄉鎮實體化“大團委”建設工作專題部署會、浙江省分類引導青年工作培訓班等會議43場。通過將浙江省、杭州市、臨安市等不同級別會議精神的吸收和消化,對團工作和具體問題有了更深層次的理解和認識。

3.交流學經驗

多次參加浙江杭州地區、寧波地區高校掛職團幹部座談會,學習兄弟區縣市掛職幹部的經驗。堅持瀏覽《中國共青團網》、《浙江共青團網》、《西子青年網》和《高校團幹部掛職基層》專題,了解中央要求、基層動態和掛職幹部的經驗感悟,提升自己對掛職工作的理解和認識。

二、推進團內工作

1.青工線